2)第742章 陈春遭遇了危机_带着医院回80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一直没机会出去旅游,当年去曰本也是匆匆而回。

  这下好了,她也彻底放松下来了,一路美食吃个不停,吃不完都给陈夏吃,害得他真是一月胖5斤的节奏。

  陈夏一家开心了,但在临安的省一院工作的陈春最近却非常烦恼。

  在一家单位里,太出挑绝对不是啥好事,

  用老祖宗的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陈夏这个农村来的小丫头,因为靠上了香江那位爷爷的后台,现在年纪轻轻又是科室副主任,又是医院t高官,还是国家教材编审委员,世界消化病学会理事等等。

  这是要逆天的节奏?

  别说年轻医生们各种羡慕嫉妒恨,连医院里的一些老医生也看不下去了。

  人家奋斗了几十年,结果还没有一个工作几年的小姑娘有水平?有能力?这让老家伙们情何以堪?

  所以单位里暗暗就形成了一股“倒陈暗流”

  陈春知道吗?她知道,人家智商是陈夏的两倍,这点小把戏会看不出来?

  但年轻人有一个特点,就是遇到事情特别不能忍,不会像笑脸虎那样,表面客气虚与委蛇,结果背后找机会再捅你两刀。

  哪怕陈春这位未来的院士,现在这20多岁的年龄,同样是要发飙的。

  省一院消化内科办公室里,科会。

  科主任蒋天水拿着水杯,闭着眼睛,不知道他是睡着了还是醒着。

  其他医生都坐在一堆儿,大多数人都低着个头,显得心不在焉的样子,又显得对发言者不怎么礼貌。

  只有陈春坐在椅子上,在宣读下半年课题申报内容。

  “这次科室的课题申报,其实中蒋主任的《门脉高压症的治疗思路》、唐君清医生的《消化内科相关疾病感染病菌分析》、刘家园医生的《消化内科患者睡眠质量与疾病的相互关系》……”

  陈春在那边汇报,旁边扎堆的医生中,有人就在表示不屑:

  “哼,你们看好了,到时又是她的课题获得通过,有她在,我们都没有出头日了。”

  “就是,我的课题已经连续申报三次了,都没有在医院通过,肯定是她在从中作梗!”

  “嘘,你们小声点。”

  “怕什么,她能做,别人就不能说了?”

  坐在这堆人旁边的詹爱菊侧过头看了一眼在议论的几个医生,眼神中充满了无奈。

  詹爱菊是陈春的大学同学兼闺蜜,原来是在肾内科的,后来被陈春调到了消化内科,总想着有个助手工作方便些。

  陈春其实早就听到议论声了,但她没有停止宣读,反正她一切事情都正大光明,又没有搞背后小动作,怕什么?

  “这次医院科教科给我们的目录中,我们科室只通过了一个课题申请,就是我的《抗乙肝病毒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哗,整个科室都炸了,整个科室申报了6个课题,只通过了一个,连蒋主任的课题都被毙了,这可是多年没有过的事情。

  其实这真不是陈春的窝,实在是医院财政困难,不得不削减了全院的科题申报。

  但陈春的课题是有南瓜藤公司大力赞助的,不用医院出大头,并且课题又具有临床革命性和创造,所以才顺利通过

  不像别的医生的课题,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混点经费,混点资历将来好评职称。

  但大家才不管申请背后有什么赞助不赞助的。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