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七十章皇仁堂的困局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所有异族的向往?

  并不是因为名字好听,而是因为一个个的优惠政策的堆积。

  全面义务教育,全面医疗保障,低价药品,低价盐,安全保障,做生意的税收有待,办事的专用通道,走在大街上不必受到盘查,等等这些。

  如果为了减少麻烦就搞内外一同,或者为了仁慈搞内外一体,那就是对这种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公民向往状态的背叛。

  公民是大明的核心,是大明的文明基石,是所有异族向大明趋同的方向。

  这些人就算暂时不能成为大明公民,但是当他把成为公民定为目标的时候,他的普世价值还有行为语言就已经朝着大明的方向靠拢了。

  这就是向心力的一部分,是一种软同化政策。

  所以明知道有简单的办法,大明确不能使用,那么复杂的办法就不那么容易想了。

  首先药品这个事情,不是本人来的情况要占到多数,或者皇仁堂药店并不能精准的判断这个人买药的时候是不是得了这种病。

  如果非要抠那么细,药品流失是制止了,效率下降了,百姓买药变难了,更多的医生被放到给这些人辩证的岗位上,那么老百姓看病也变难了。

  恢复边境哨卡?这个就是彻底的对立了,这样搞坏处大于好处,本来就已经有一道无形的墙了,你在搞一道有形的,那大家的隔阂不就更深了。

  而且这个费钱浪费人力啊,大明边境线实在太长了,本来外边境驻扎就已经耗费了大量的兵力了,再来个关内地区驻扎一圈,那至少要几十万人撒出去。

  而且还都是军人,到最后这捞回来的损失还不如征募这些军人花的多。

  加强稽查?谁来查?吴启晨说了,内阁对于这种事情不积极,皇明商号这一块朱慈烺又不想他们掌握执法权。

  总不能让锦衣卫去抓药贩子吧?锦衣卫很忙的!再说了锦衣卫现在势力也越来越大了,不宜让他们在插手更多的事情。

  要是这些人中还有一两个‘药神’呢?真的抱着救贫困百姓于水火呢?

  这就很让人纠结了,能想到好办法早就想了,也不用现在问吴启晨了。

  最后算来算去,只有接着放任,最多也就是禁止皇仁堂大规模的出售药品,公民买药一次只能购买一个疗程,对于那些经常买药,或者买药持续时间较久的进行关注。

  朱慈烺都打算放弃了,吴启晨倒是有了新想法:“启禀陛下,臣觉得,其实这事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臣觉得陛下可以推出一个仁政。

  臣观察统计过,大明很多还不能解决温饱的家庭,一部分是家里丧失只要劳动力,一部分是家中有人长期卧病在床,或者先天残疾不能劳动。

  其中去掉那些丧失劳动力的鳏寡孤独可以由抚幼院养老院收养,残疾人可以由救助院安置,这些家中有人长期卧病在床的就需要陛下帮助了。

  臣想,陛下是不是可以赏他们一本看病卡,只要是卡上的药品,他们就可以按时领取,这样一来这些长期看病吃药的人就不会再经常买药了。

  而剩下的那些没有看病卡又经常买药的人就可以列为怀疑对象了。”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