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一章 六百里加急 倭铜_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特别是对于农作物一年只熟一季的关外来说更是如此,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对辽镇发动的这次攻击,规模并不大,仅仅是多铎率领着正白旗和镶蓝旗的两个牛录杀了过来。

  但取得的效果却是出人意料的好,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率领的辽镇边兵丢掉了关外一半的地盘,最后的双方的防线确定在沙河驿一带,辽镇兵龟缩在广宁前屯卫的后面,准备稍有风吹草动就撤回关内。

  双方的死伤也是极少,吴三桂手下的兵马出现的损伤大都是在撤退中不小心摔伤的,凡是来不及跑,都是干脆利索的投降。

  这次满清兵马也没有造什么杀戮,因为损失的大批人口也需要这些辽镇的劳力来补充,一次伤亡人数足够少,却占领了几百里地盘的战斗就这么结束了。

  摄政王多尔衮上任之初,就率领八旗取得了如此的大胜,实在是可喜可贺,各旗的亲贵们都是在这次的战斗中分到了人口田地,对这摄政王的恶感,未免降低了许多,真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但农忙生产不能耽误,战斗到这里,八旗的亲贵们知道如果把战斗进行下去,肯定会获得更大的利益,可如果耽误了农业生产,那整个满清就都要饿肚子了,只得是按照战前的布置,在沙河驿设置防线,收兵回盛京腹地。

  崇祯十六年的四月末,宁远丧失,退守广宁前屯卫的消息传到了京师,面对这个结果,崇祯皇帝和朝中的大臣们甚至都没有哀叹愤怒的心情了,短暂商议之后,崇祯皇帝下旨,轻描淡写的说道:齐国公提督永平府军务,蓟辽本为一体,关外困局,齐国公当出力解救之。

  满清入关京师都习惯了,现在还不入关,又是你李孟的防区边缘,那就自己去解决吧,去和满清那么面对面的厮打,这是两害相争,不管哪一方受损,朝廷都不会感觉到为难,吴三桂的这个奏折报到朝廷的时候,皇帝和诸位大臣有没有窃喜还真是不好说。

  国家大难,这大败失地是其中一条,往日间满清在辽镇、流民在中原,每有侵夺,都是天下间哀声一片,可这次各处的反应却不那么激烈,大家心中好像突然有了些底气,既然齐国公上次大胜全歼,再有什么问题,想必山东兵马一到,万事大吉。

  这其中最失望的就是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了,山东的第二封信送过来之后,辽镇这边呆着意思已经不大了。

  尽管辽镇官兵上下都是在这里有田产家业,可要是那山东兵马一插手过来,辽西走廊这块狭长的地带,那还能容得下这么多的人口兵马,而且满清在崇祯十六年春的这一波攻势,将辽镇兵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的压缩,关外的意思已经不大了。

  吴三桂手中有一支在大明堪称是强军的部队,而目前大明关内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