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零三章 提升威力,劳动改造_抗战惊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所给的雷达不是整机,而是一批电子元器件,以及经过束星北等专家改进并证明成功的图纸。

  要知道,杨天风拿出的资料和图纸,在理论上是肯定没问题的。但基于当时的国家现状,有很多元器件是没有或者无法生产出来的,比如大功率磁控管、大功率三、四极电子管。

  但束星北不愧是中国的“雷达之父”,不愧是天才物理学家,他通过几个并不算复杂的电路,起到了大功率三、四极电子管的作用,把雷达频率增加到500兆赫,使雷达搜索和引导飞机的精度大为提高。

  当然,这与英国目前的3000兆赫的雷达,以及能在飞机上装备的小型化雷达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对中国的抗战来说,却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拿到能够实用化的雷达图纸后,杨天风钦佩之余,也感到十分汗颜。虽然他提供的资料和图纸为雷达的研制打开了一扇门,但使雷达能够研制成功,却还是人家的心血和智慧。

  作为回报,以及对束星北等专家的崇拜和信任。杨天风一边带着工程技术人员加班加点装配雷达,一边把大功率磁控管、三极管、四极管,甚至是晶体管的资料整理出来,一并送到重庆军令部技术研究室,供束星北等专家参考研究。

  无论是从人力、物力、财力,大后方都比边区根据地更有条件,更有可能研制成功这些先进的电子元器件,从而促进雷达、发报机、无线电定位导航等技术的发展,增强整个抗战的实力。

  经过连续的紧张工作,边区的第一个雷达站终于在芒砀山建立起来,采用比较原始的机械转动天线的方式进行扫描,并不能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和预警。但有了一个成功的开始,由点到网便是指日可待。

  而雷达站的成功建立,对预期中的春季反扫荡可谓是极大的帮助。因为新七军要戒备和抵挡的方向主要是在北面和东面,雷达天线只扫描这两个方向就基本能够满足作战需求。

  提前预警,提前发现敌机的数量,甚至机型,杨天风便可以派出“空军”进行知己知彼的拦截或袭击。不仅根据地的防空安全大为提高,还可以支援地面部队,缓解他们面临的空中威胁。

  ……………

  不管人们是在苦熬苦盼,还是忙碌或是清闲,时间也不会放缓脚步,更不会停滞不前,迈着固定的步伐,时间进入了一九四零年的三月。

  姜俊凤呼出浓重的白雾,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脚下的雪在咯吱作响。她似乎还听见飘忽模糊,或者说是无从称呼的磨擦声息。

  “让你偷懒,狗汉奸!”尖声的斥骂打断了姜俊凤的走神,原来是王桂花在打一个伪军俘虏。

  光复的时间虽短,但人们已经发现新七军与八路军的行为作风大不相同。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