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 官居一品!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户部内设机构最为庞大,人员编制也最多。

  什么?古代官吏员也有编制?

  当然有,而且定编定员定岗,一般还比较严格。户部因机构设置和人员众多,为六部第一,所以称“户部最大”。

  其在奏疏,在排名,或在大臣朝堂站班时,有其规则顺序,一般遵守“文东武西”的办法,文臣一边,武将一边。在文臣行列里,吏部尚书要排在户部尚书前面,此为“吏部为先”之一要素。

  那为何说“户部为重”?这就要说为何“户部最大”了。

  户部最大,是因为在六部里承担职责最重。吏部管官,而户部实际具体管民;如果说吏部管人(官吏)为主,户部则是管事为重。

  管什么事?大事!国计民生之大事。

  有明一朝在地方有十三个省,名称初为“行中书省”。洪武九年,废“行中书省”,改“承宣布政使司”,即改省为司。

  而户部内设十三个以各省命名的清吏司,称为十三司,相对应负责各省相关业务。

  户部内除了有对应的十三司外,还有许多机构。用现代语言讲,还有国库粮仓,即粮棉等国用民生物资储备库;有造币局,即印钞厂;有发行货币中心,即相当于现今中国人民银行等等机构。

  户部每承担的、拥有的一项职权,基本都涉及国计民生,所以说户部在六部中份量最重。

  户部这个部门,自三国以后,置“度支尚书”,掌财政,取代了汉代大司农的位置职权。隋朝,以“度支尚书”改为“民部尚书”。唐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名讳,改民部为户部,户部之称由此而始。唐朝户部为六部之一,掌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其长官叫户部尚书。

  历代沿革,制度不变,包括明朝,直至鞑清未时方有变化。

  户部尚书,为六部尚书第二尚书,执掌户部大权,为户部最高长官。明朝户部除内设十三道清吏司对应十三省业务外,还内设四大司即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分别理事,实际为国家财政税赋等最高机关。

  而户部尚书作为户部长官执掌户部,掌国家土地、人口、财政、民政、赋税、农业、工商等,同时负责大明宝钞印制、发行等事务。

  正因为如此,有明一朝的户部尚书,在六部尚书中最不易干,结局悲惨者亦不在少数,任期亦往往短暂,能任五年以上者,那叫颇不简单;能任十年甚至以上的,纯属凤毛麟角。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个位置就是具体负责国家经济和国计民生之人。

  既实权在握,也责任重大。

  这是当然,你琢磨着这户部如果放在后世,那该是个什么怪物了?

  它是财政部、交通部、农业部、民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审计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