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56章 靴子落地(中)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是建设任务。既然将来迟早有一天要变成“定南都护府”,那也就是说“南疆一体化”,那么同样可以提前布局。

  比如说南疆各国之间乱七八糟的道路体系,就可以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一个合适的道路交通网。

  她和高务实都是长在红旗下的,当然深知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再加上她这一世又是出身将门,自己还曾亲自领兵征战南疆,对于南疆的情况十分熟悉,故而很快在地图上当场规划出了几条“骨干道路网”供高务实夫妇参考。

  高务实问她资金怎么办,她更是提出了一个乍看让人匪夷所思,细看却让人拍案叫绝的方案,她道:“为何京华要自己出钱修建?修路难道不是证明臣服、证明自己向往归化的一种投名状么?

  依我之见,可以让那些投靠我们的大小势力,通过修路获得诸如‘归化积分’之类的东西。只要经过我们京华基建的验收,就给他们记下积分,等累积到若干积分,便可以按照标准获得归化汉人资格。”

  高务实眼前一亮,但很快想到一个问题,问道:“可是一个家族所需要归化汉人总是有限的,比如一个当地贵族,他可能只需要自己一家几口人或者几十口人获得归化汉人资格,麾下的农奴根本没有必要。这就不至于需要太多‘归化积分’,那他自然也就不需要修太长的路。”

  刘馨道:“这却不然,归化户籍制下,南疆各国的征税又不是无上限的按户降低征收比例,我们大可以调整出很多层次。比如户主是归化汉人,减税百五(5%),而如果他家有一百名农奴可以获得归化汉人身份——当然归化汉人不能为奴,他们至少得提升为佃农——此时我们根据这一百名归化汉人佃农的比例,再给他家减免百一(1%),那这个贵族户主能不乐意吗?”

  这真是个好想法,高务实当即答应下来。不过,高务实也提出了一个补充,即这种按比例减免所需的“归化汉人佃户”比例必须是递增式的,比如额外减免1%-5%,按照100户一跳,到了6%-10%这个层次,就要加码到200户甚至300户一跳。

  同时又加了两条限定:其一是最高减免比例为15%田赋,商税是另外的,不计其内;其二是规划汉人佃农户籍是可以自由变更的,也就是说佃农是可以自行脱离原户主的,脱离之后的次年,该户主就不享受此佃户带给他的减免效用。至于自行脱离的具体办法,南疆方面会制定指导办法。

  刘馨的第三个建议,则是重构南疆的经济结构,尤其是“新兴产业”结构——也就是高务实在大明境内搞的那些。按照刘馨的说法,是既然迟早要自成一体,那现在就该提前建设,不能始终依赖于大明本土。

  不仅如此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