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82章 宫里宫外(卌六)疑窦丛生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一下,皇帝突然驾崩,高务实有足够的威望号令禁卫军稳定京师局面,那么一旦他扶皇嫡子登基继位,这位襁褓天子显然不可能临朝理政,只能依靠太后监国摄政。

  这里又有一点要注意:大家都知道李太后一贯对高务实是有所警惕的,然而一旦皇嫡子继位,李太后就不是太后了,而是太皇太后,现在的皇后娘娘将成为皇太后。

  昔日,张太皇太后可以决定朱祁镇继位登基,有人可能便认为太皇太后比皇太后更能决定少年皇帝无法理政时的政务。

  其实这里有个巨大的误会:宣宗的胡皇后当时没做成皇太后,因为她早在宣德三年时就因为无子多病而被宣宗要求其上表辞去皇后之位,从此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法师了。

  而彼时被新立为皇后的孙皇后,在英宗继位后便成为皇太后(她也是英宗生母),同样拥有很大的影响力。至于说她不曾有过与张太皇太后争权的举动,本质上是因为明朝以孝治天下,且张太皇太后对儿媳妇们都不错,所以她不想这样做的可能性更大,而并非是不能。

  但类似的事如果发生在今日呢?那恐怕就大不相同了。

  当今王皇后多年以来一直深受高务实的支持,假使皇嫡子登基又实际上是高务实说拥立,可想而知彼时成为皇太后的王太后肯定会来一句:“政事悉听高先生裁决。”

  如此可见,心学派倘若现在暗害皇帝,那纯属政治自杀啊!

  也正因如此,高务实之前的判断才会是心学派应该会先暗害皇嫡子,然后逼他高某人丁忧,最后才能暗害皇帝。哪怕事情真的出现某种意外,也只有前两件事的顺序可以颠倒,也就是先逼高务实丁忧,再暗害皇嫡子,最后暗害皇帝。

  总之一句话,绝对不能先把皇帝给暗害了,否则皇嫡子就必然继位,那么一切大事都将功亏一篑。

  现在高务实想明白了沉一贯为何阴沉着脸用怀疑的目光打量自己,但他自己却也纳闷了:如果沉一贯没做这事,那现在的局面难道真就只是个意外?可这……是不是也太巧合了一点?

  而且真正的大问题在于,现在看沉一贯的表现就知道,如果真是皇帝此时“山陵崩”,那他高务实岂不是成了这件事里最大的受益者?

  受益者意味着什么?在一件阴谋之中,受益即意味着有作桉动机啊!

  那也就是说,现在皇帝突然咳血晕厥,若是事后能查明确实只是个意外,那也就还罢了,但凡是拖拖拉拉查不明白,那他高务实就莫名其妙的成了最大的嫌疑犯!

  我tm真是焯了!

  高务实一时之间真是恨不得骂娘。老子原本计算得好好的,沉一贯那点小心思都已经在老子的算计之中了。东平水寨的人并没有全被当场斩杀,务若那边抓了几个活口,已经秘密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