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6_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66

  乔御觉得,书应该卖的不错。

  因为从几天前开始,吴玉秋就表示,陆陆续续收到了十来封申请。

  这些小实验室的地点大多在燕京、天海两地。

  经济发达的地方,医疗资源也相应的发达,对市场的把握也更加灵敏。

  燕京协和医院。

  走廊上,几个中年人愁眉不展。

  “老家的房子,我已经卖掉了。才给我老婆买了三个疗程的格卫。我闺女知道妈妈生病了家里没钱,为了省一块钱公交费,天天走路上下学。”

  “我爸说这病太烧钱,不治了。但是为人子女的,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妈老汉病死……”说话的人有些想抽烟,但是想起这是医院,忍住了,“好在我是事业单位,给领导请假也通过了。而且之前也匹配到了合适的骨髓,捐赠中心那边,正在说帮我联系。再花几十万。可就到头咯。”

  欠的钱多点,没什么关系,还个十几年二十多年,总能还上。

  就怕最后人没了,心里受罪。

  说完,他羡慕地把眼神看向了一边的男人:“秦总,你儿子还好吧?”

  他羡慕的原因是,以对方的家境,哪怕一个月吃两盒格卫,也算不上负担。

  燕京协和医院,常年排号爆满。治疗过许多偏难杂症和不治之症,基本已经代表国内医疗的巅峰。许多人哪怕是削尖脑袋,也要把病人往里面送。

  秦成义就是其中之一。

  家产千万的他,在别人眼里的确算是个“X总”,不过现在也只是一个绝望的父亲罢了。

  “病情又恶化了。”秦成义谈话的性质不高,“小满是急性白血病。又一直匹配不到合适的骨髓。孩子他妈本来就去的早,要是知道现在我把小满带成这样子,肯定会怪我。”

  不同阶层的病人喜欢聚在医院的某个走廊谈话的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交换医疗信息。

  哪里有可以配骨髓,哪里有便宜一点的“印度格卫”,哪家医院的医生手术做的好……

  都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说不定哪条线索,就能让亲人、爱人或者朋友重新看到希望。

  有时候,这种路边小会议,也会引来一些小广告和医药代表,有的有用,有的人试过了,没用。

  就在家属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叫老李夹着一大沓资料,兴冲冲地走了过来:“好消息啊!朋友们!好消息!!”

  一见他,大家不禁纷纷蹙起眉。

  老李的妻子也是白血病患者,为此,他立志于走遍大街小巷,收集各种偏方。曾经带老婆见过不少老中医。然而钱花了不少,病压根没好。偏偏每次看见什么小广告,都变的咋咋呼呼。

  最重要的是,之前真的有病友被他的好消息忽悠过,去外地求医问药,结果回来没多久,人就没了。虽然那位病人本来就时日无多,但是其他人难免有所警惕。

  “你又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