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3_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3

  饶是乔御见惯了大风大浪,但是此时心跳也未免开始加速。

  他的脸上保持了微笑:“霍尔曼教授,您的意思是……?”

  霍尔曼用叉子卷起了意大利面:“我觉得我的实验室很好,只要实验最终成功,很可能拿诺贝尔奖。”

  当然,在冷泉港研究中心的各个实验室,单从课题来讲,只要成功,大概率都能拿诺贝尔奖。

  有些课题因为太朝前,实验室负责人都换了三代了,还没研究出来。换别的大学早就放弃了,也就这里还能乐此不疲,试图开拓新的边界。

  乔御:“……”

  不知道为什么,他莫名有些失落。

  系统宽慰他说:“宿主,您放心。再等十年,诺贝尔奖肯定是你的。”

  因为乔御的成果,数以百万计的血液病患者从此看见了希望。

  放古代,这是要被立生祠的。

  主要是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免得出现像额前叶切除术那种尴尬的事情。

  治疗疟疾的青蒿素上世纪七十年代就被发明了,不也等到了2015年才获得诺奖。

  乔御很快收拾好了情绪:“请问您现在从事什么领域的研究呢?”

  “你知道的,我是神经科学家,我们实验室的课题是‘人类大脑是如何构建空间地图,并且自主导航的’……”

  一提到自己的研究领域,霍尔曼整个人都亢奋了起来。

  他在来到冷泉港之前,曾是世界记忆生物学研究中心第一任负责人。

  “这项成果有助于人工智能神经拟态,我们实验室收到英特尔公司的赞助。如果能攻破这一课题,未来也许能开发出一种全新的超级算法……”

  乔御沉默了片刻:“教授,这个和我专业好像有些不对口。”

  “什么对不对口的,”霍尔曼大力拍打起乔御的肩膀,语气充满蛊惑,“反正实验室,就那么一回事。你才学生物多久?现在改研究方向还来得及,实验室需要你!”

  如今,整个冷泉港一共11个研究所。

  每个研究所名下,又有两到五个实验室。

  320个科研员,平摊到每个实验室,都凑不够十个人头。

  因此,每一个新人都显得弥足珍贵。

  唯一遗憾的是,来学习的人并非加入冷泉港,大家也就凑活着用两年。

  “霍尔曼!你个工贼!”

  就在霍尔曼单方面和乔御交谈甚欢的时候,一道凄厉的喊声从背后传来。

  马丁手持饭卡,睚眦欲裂:“不是说好了三天后才能动手吗?你怎么不守规矩!”

  马丁·埃文斯。英国人。

  2007年因在哺乳动物DNA重组领域的惊人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

  可以说,他的发现为现在的“基因靶向”技术奠定了基础。

  乔御的教科书上有他的名字,而且出现过不止一次。

  甚至,他去生博士那里上课,讲到基因生物的发展史时,也不曾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