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五章:风评如刀,人情似饭_斩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能苦笑着告辞而去。

  陈三郎的姿态不是秘密,传扬出去,风评不一。有人觉得他清高,容易得罪人;有人说他有风骨,当为楷模;还有一个议论观点,是觉得陈三郎在故意吊高来卖,奇货可居……

  传到最后,反倒是第三个观点占据了上风,被诸多人认同。

  “渭水钓利,桐江钓名”,所谓“名流狂士”,往往都是如此做派。毕竟如果真得视功名利禄如粪土,那还来考什么科举?直接在家里种点梅树,养点鹤,就此过一辈子得了。

  相通这一层,诸多贡士恍然大悟,居然也纷纷学起来,变得矜持,再不随随便便地被人一请就走了。

  当叶藕桐与陈三郎说起此事,陈三郎只听得哭笑不得,也不多做解释。叶藕桐观颜察色,见他讳莫如深的模样,心里也犯起嘀咕:身价不端不高扬,高,这一招真高呀!

  看着陈三郎的眼神都渐渐放光。

  “你不会也相信吧?”

  叶藕桐拍了拍他肩膀,哈哈一笑:“信者,人言也。”

  陈三郎嘴一撇,不置可否,任由他想。

  几天功夫很快过去,今天,正是殿试举行的重大日子。

  清晨,晨曦微微,带着一股凉意。纵然已是四月,但这般时候的长安,早上和夜里都还涌动着寒风。

  数以百计的贡士早早起床,沐浴更衣,换上最为体面庄重的衣裳,穿戴一新,礼仪妆容,半点不敢儿戏。年纪较老的,只恨不得能把脸上的皱纹抹平了去,恢复青春;有胡子的,都修葺成主流的三络须式,梳理得一根不乱。

  这一次,他们参加的可是科举之路的终点,是最高规格的殿试。虽然今天圣上不大会露面巡视,但主考官的眼睛也是雪亮。他们在审核卷子文章的同时,也会对号入座,先把贡士们的仪容外表过一遍,然后才圈点成绩,分优劣等级。

  坦白地说,就是以貌取人。

  过不多久,出发的时辰到了,贡士们鱼贯走出客栈,井然有序。

  客栈外早停好了一辆辆马车,有专人安排,请贡士们上车,再马车辚辚地驶往紫禁城。

  若说长安分外城内城,那么紫禁城便是城中之城。

  陈三郎与叶藕桐同车,坐在车上,正襟危坐,很是安静。叶藕桐内心激荡,随着马车辗转而起伏不定。他偷眼瞥了一眼陈三郎,却见他气定神闲,和平常无异,不禁暗自赞叹。

  气由心生,神从气发,做不得假,强作镇定,总有细节破绽流露出来。

  “真不知道,道远的养气功夫是怎么做出来的……”

  无论年纪,还是家境,叶藕桐自问远超陈三郎,但表现出来,自己却颇有不如了。正因为如此,他才觉得纳闷。那么除开年纪家境因素,就剩下阅历了。问题在于,阅历不是和年纪挂钩的吗?

  他自是不清楚个中因由,若他知道了陈三郎这一年来的经历,大概就会明白过来了。

  陈三郎忽而朝他一笑:“叶兄,准备好了吗?”

  叶藕桐一愣神,也笑道:“准备了二十余载,好得不能再好。”

  这倒不是夸大之词,他自读书识字起,心中便竖立起了考到殿试,金榜题名的目标理想,无时不刻,不为这个方向前进。

  陈三郎点点头,神色为之一紧。

  紫禁城到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