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92章 第三篇论文_我什么都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沈欢打了电话来,白无双也把关于沈欢写的论文说了一下。

  这篇名叫二维终极尺度上,传输行为和通道结构尺寸的联系的论文,白无双花费了接近1个月时间,经过和沈欢的不断探讨,自己做了很多修改,已经把它给补充完毕,待会儿就发到沈欢的邮箱里面。

  至于说添加为共同作者的事儿,白无双却是坚决不同意。

  相当于沈欢披荆斩棘,已经登到了藏宝地,而白无双只是站在沈欢的基础上,把宝藏给挖出来。

  两人的功劳是完全不一样的。

  依照白无双的骄傲,她是完全不屑冒领功劳。

  最后还是沈欢好说歹说,才让白无双同意做了第二作者。

  沈欢这才心满意足的挂了电话。TV首发

  实际上,在一片论文里面,最重要的当然是第一作者。

  许多年轻的科学家在发表论文的时候,通常他们的导师都会把自己的名字给加上,并列第一作者。

  这就代表这个成就是他们两个人一起钻研出来的,荣誉和光芒也属于两个人。

  很多导师都是为了保护弟子,为他们保驾护航。

  但是也有不少的导师,纯粹是给自己增添荣誉。

  你想想,一个学生一篇论文,他带一年的学生能有多少?带十年又有多少?

  这么累计下来,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在五六十岁就能评上高级教授,甚至是往院士方面发展,那多梦寐以求啊?

  不要怀疑人性的复杂,这都是很司空见惯的事情。

  第一作者这么肥美的蛋糕,当然很多人都不愿意放过。

  当然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去窥伺“并列第一作者”的。

  除去了导师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第二作者。

  第二作者虽然不是整个论文和研究方向的主导,但是他们对于这个论文的方向和理解,却同样的深刻。

  第一作者也是在他们的辅佐之下,才能把整个儿的论文打磨完善。

  因此,如果第二作者拿着这个名誉,去别的大学或者科研机构找工作,也是会被认可的。

  属于是非常不错的科研人员。

  而第三作者就不一样了,他们通常就是做最辛苦最费力的反复试验、记录数据、做出各种微调等等的助手。

  这样的人员实际上给他们第三作者的头衔,只是作为一个鼓励,实际上的用处并不大。

  不过如果要是去找工作,找不是那么强的大学、高中的老师工作,那还是非常够用的。

  这些学校能招纳这种拥有无数实践经验的人才,也算是他们的一种福气。

  毕竟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去给那些大拿们做助手的。

  二维终极尺度上,传输行为和通道结构尺寸的联系这篇论文,本来白无双只是觉得自己拿第三作者就可以。

  但沈欢坚决不同意。

  这位单纯可爱的学姐本来就付出了许多,沈欢自己只是做了两三次大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