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97章:荥阳郑氏,来势汹汹_大隋第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地位人在不同时候去读它,都能有所得,所以要想吃透它,自非一朝一夕之事。

  只是读了一篇,便有人前来提醒,匆匆吃罢早餐,去宣政殿举办今天的早朝。

  由于今天是办实事的常朝,杨侗的衣着也没有像元日冬日大朝会、朔望朝会那么隆重,头上仅以紫金冠束发,身穿着黑色绣金皇袍,腰束缀玉腰带,脚踏一双薄底软靴,简简单单,十分清爽。

  当他到了大殿,发现臣子们面带笑容,仿佛过年一般,心知这是受大风雨袭击太久,好不容易出现晴朗天气,压抑了许久的心情也都舒畅了起来。

  “圣上,今年春,各地久旱无雨,致春粮大减,近日又因特大暴雨之故,百姓担心雨后又大有旱,影响到今秋收成,纷纷购粮储备,受此风向影响,随之粮价上涨。”议完朝政大事之后,民部尚书杨师道朝杨侗躬身拜道。

  终于开始补亏空了么?

  杨侗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冷笑,此事他听房玄龄之策,让阴弘智暗中控制白马仓令曾重,对时禹盗粮案故作不知,并将时禹提为荥阳检校太守,然后任其自发酝酿,没想到前天才下旨褒奖时禹,粮价就涨了,此背后定是荥阳郑氏大量采购粮食去填补白马仓,目的是保住时禹这颗重要棋子。

  “只有洛阳粮价上涨,还是其他地方也有?”杨侗问道。

  杨师道上呈一份公文:“回禀圣上,济阴郡也有不小的波动,此乃是济阴郡太守急报。”

  “呈上来!”杨侗对值日官示意了一眼,一人上前,从杨师道手中接过公文。

  信中说,近日以来,济阴不仅是产粮重地,还是东郡、东平、济北、济阴四郡联合仓所在地,所以济阴是四郡粮商进货的地点,没两天时间,本郡粮店便告售讫,随之粮价上涨。消息传开,东郡、东平、济北、济阴四郡等地粮商纷纷赶来济阴,买空粮食,趁机哄抬物价,以致民间沸腾。

  此时又有济阴治下乘氏、成武、单父三县以春粮缴纳的赋税运抵济阴仓,因是上缴赋税且未验收入库,一时不能销售。又因官员通通跑去各地治洪的缘故,粮食暂时无人清点入库,致使运粮来此的东郡民壮滞留郡治,因为吃住花销自行负责,又急回乡治理洪水、恢复生产等原因,也是怨声载道。

  不久,便有人蛊惑百姓向成武县令黄明请愿,黄明慨然接受民众申告,率领全县官员、地方士绅及请愿群众到郡治为民请命。

  郡守楚隆出府答对,不意竟有口角发生,差点爆发了民变,郡守楚隆被眼‘百姓’追打叱骂,仓惶退入官衙。

  为平息民怨,楚隆只好下令重开仓售米,一天之间,济阴仓售出之粮竟然超过了三十万石。

  楚隆等郡官发现事情蹊跷,遂令郡兵追踪暗查,发现这些粮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