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71章 冯衍_新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舆服,恢复井田和象刑,引导汉帝国走向中兴,实在是堪比尧、舜一样的伟大人物,是周公之后当之无愧的“圣人”。

  那一篇已经被第五伦下令删了。

  扬雄的作品更像是模仿者,思想性和普世性就不提了,最难受的是文中常常不说人话。通俗易懂程度,居然还不如几百年前的论语。

  《太玄》就更是晦涩难懂,第五伦看着都会打瞌睡,没看出来桓谭推崇的“合五经概要”。

  在他看来,扬子值得称道的学问,除辞赋外,就是《方言》和作为识字课本的《训纂篇》了,但一个过于小众,一个过于低幼。

  如此看来,扬雄的学问,哪怕靠政令强推,也顶多火个百来年,然后就会自然淘汰,无人问津。

  “老师虽欲取五经精华,舍其糟粕,造出新的儒家理论来,但粟穗上长不出稻子,终究和刘歆殊途同归,造出来的理论,纵是换了个名,但本质上,依然是‘向后看’的学问!”

  为何向后看?因为孔孟在后,三代也在后头啊!

  “但我真正想推行的学问,是能让人向前看的理论!”

  然而不管什么理论,都得面临“本地化”的问题,得和实际相结合。马列要中国化,后世思想就不需要古代化?

  这个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不是说一句名言,搬两段理念就能解决的。第五伦不是什么思想家,只能慢慢摸索,这才是尽布荆棘的道路,只能靠他一个人徒手攀爬,能不能成犹未可知。

  在这空窗期,也不能任由五经恢复元气,就打着推崇先师学问的名号,让“扬子之学”下场搅局吧。

  一来符合魏王“孝义”的人设,让今古文经学搞不清楚他们真正的敌人是谁。

  二来也能哄着王隆倾心办事,与五经学派唱对台戏。等第五伦真正需要的学问从小婴儿长大成人,扬子之学,也可以退场了。

  只不知很多年后,当王隆发现第五伦骗了他时,会是怎样的神情?

  “现在说出来,没人信啊……”

  第五伦看着东方的曙光,叹息道:

  “真正的‘三代之治’,不在身后,而在前方!”

  ……

  昨日第五伦是在建章宫招待了侯芭,乃是私宴。

  但次日侯芭正式入未央宫,却不再是以师兄的身份,而是作为蜀王公孙述的使者大臣!

  侯芭对公孙述是有感激之情的,公孙不但妥善保护扬雄墓葬,还授予他光禄大夫的职位,侯芭在蜀中娶妻生子,五年下来,已经将那当成了家。

  他心中是希望“魏蜀联盟”能够稳固的。

  第五伦明面上也是这般打算,还发出了新颖的提议。

  “余与蜀王相匹,会在长安修筑‘蜀邸’,还望蜀王也能在成都修‘魏邸’,两国互派使者长留邻邦,共抗诸汉!”

  侯芭自然欣喜,第五伦希望他能在长安再多留些时日,但侯芭以使命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