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3章 通盘考虑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113章通盘考虑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陆尚荣派人给包围圈里的敌军送了封信劝降。

  在重重围困和失去外援的压力下,拂晓时分,包围圈里的北洋军明智地放下了武器投降,2796人当了俘虏,这也是有史以来革命军所抓俘虏最多的一次。天亮后,无论是抚宁还是昌黎,都有民众自发走上街头,欢迎革命军的到来。

  以第八协为主的剩余人马被歼灭,给了袁世凯重重一击,好在大部队安然无恙地撤退到了唐山,还算是忧中有喜。另一件喜事也随之而来,孙中山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压力,内外交迫,于是致电伍廷芳转告袁世凯:

  “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当天,汪精卫去电袁世凯:

  “若袁公迫请帝退位,实行共和,则临时大总统退职,已成定局,不必怀疑。”

  这封电报,对处于困境中的老袁来说,如同雪中送炭一样珍贵。他一旦确认自己在推翻清廷后能坐上大总统的宝座,便迅即采取了迫清廷退位的措施。而且他认为此事越快越好,如果南方国民大会成立,将终为其要挟而难以摆脱。况且现在在军事上也颇为不利,再拖延下去,那些洋主子能不能保住他还是个大问题,只有赶紧胁迫清帝退位,让东北失去继续进兵的理由才是正途。现在的问题是要避承担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取大权的恶名。袁世凯既要逼宫,又不想留下奸臣的骂名,逼迫末代皇帝主动退位是他最佳的选择。

  1月10日,革命军趁势分兵占领了卢龙、滦州、迁安、乐亭各地,基本控制了整个永平府地界,这些地方的敌军大多不战而溃。反应快地已逃往唐山,反应慢的不是当俘虏就是做了逃兵,也有的趁局势混乱就地做了土匪。

  曹锟在唐山见到了好不容易逃脱的卢永祥和陈进元,两人指着曹锟的鼻子就是一顿臭骂,斥责他见死不救。好在曹锟是个脸皮厚的人,被自家把兄弟骂几声也没当回事,再说这事做得也太那个了点,连一声辩解也没有。反而一个劲地陪笑脸、道不是。由于曹锟的良好表现再加旁边众人的劝说,过了许久,卢、陈二人地气就慢慢消了下来。最后,在冯国璋的主持下,大家一起吃饭,算是给卢、陈两人压惊和赔罪。

  “华甫兄,这仗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卢永祥微微有点醉意,“这么下去。弟兄们的老本全拼光了,以后还怎么过?”

  “我也这么想,可是革命军不肯放过我们啊。”冯国璋走前,老袁和他通气,一定要把那层意思和手下诸将说明。“其实咱们也可以不和革命军打仗。”

  “真的?”曹锟已经打怕了,“快说说,有什么好法子。”

  “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