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76章 金融寡头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合适了,等于要把资金牢牢吸纳在银行里,但对于小市民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他们对现款的流动性要求并不是那么迫切,要知道,北疆三年期的债券利率也只有8%,可见多么划算。

  对银钱业来说,人民银行此举是把握住了他们的命脉。存款和放款,是钱庄、票号业的本分业务,钱庄地真正发展,也必须存款丰厚,放款有利。特别是上海钱庄,依靠庄票周转和外商银行拆票,往常能以二三万两资本做几十万两以至一二百万两生意。但这种办法,业内也自知危险,称曰“架空”(可不是架空小说),而谋求增加存款,充实资力。

  原本上海钱庄的存款有股东存款,私人存款、工商存款、同业往来等。又以股东和私人存款为主,其后工商存款(主要是商业)渐增,可占40%左右。庚子之役后,赔款外债款集中上海。但进入宣统年间,钱庄的日子变得不太好过,首先是因为橡皮股票风波,众多钱庄损失惨重;其次是因为辛亥革命,一方面关税全部移存外商银行,钱庄的官府存款消失,另一面是当时在上海掌权的陈其美等人对工商业的勒索,使得钱庄的工商存款下降,再一方面是革命动荡,经营困难,市民一般也将大量现洋握在手中,不肯出手,造成了辛亥革命后钱庄的倒闭浪潮。

  市场刚刚有所回暖,人民银行又推出了杀手锏。这种金融方针一执行,上海就感受到了银根紧缩地威胁,特别是那些反应迟钝,思想落后地钱庄掌柜,进入手里的活钱越来越少,人民银行完全成了当地金融界地霸主,连带着外资银行也要顾忌三分,自然,人民币也成了通行的货币。当然,人民银行在挤占旧有银钱业空间的同时并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而是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吸引他们购买人民银行的股票,入股、参股,并发挥他们在当地人头熟悉、业务经验丰富的优势,一一委以相应职务。市面的资金都被吸引去了,无法募集大笔流动资金进行短期拆借,旧有银钱业失去拆借业务后,处境日益困难,不接受这个橄榄枝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去处。一句话,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动作背后,人民银行对几个重点大城市已经开始在进行金融整合,利用优势地位完成旧时银钱业的转轨。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