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93章 外交战场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093章外交战场

  三次革命结束后,英国政府为了应付欧战局面,指示朱尔典加快与中国接触,为大英帝国的远东政策寻求一个体面的转折。唐绍仪作为秦时竹的政治顾问,已先期会见了朱尔典,一方面对英国方面在三次革命中的“中立”立场表示“感谢”,另一方面则探讨中英建交的可能性。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朱尔典颇为尴尬地接受了这种廉价的“感谢”,在中英关系上,他一再受到来自伦敦的压力,这个老资格的外交官由于在华决策上的一系列失误,已引起了英国外交部内不少人的反感和指责。虽然外交大臣格雷爵士继续信任他,但也在私人信件中善意地提醒他在对华关系上做出成绩来。号称中国通的朱尔典虽然在一系列决策上都有失误,但这并不表明他不了解中国社会和远东的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他的政治智慧和远见是大英帝国外交界中少有的。他看出了秦时竹上台以后中国政府的日益强势,这种强势他认为是对英国政府在华利益的巨大威胁,为了避免任何有可能的动荡和不安,他选择了对抗。虽然都失败了,但很难说朱尔典有什么漏洞。三次革命完全是秦时竹利用历史先知先觉的能力取得的成果,如果换一个时机,英国没有陷身于欧战,则他只要在远东稍微发力,南北对峙乃至分裂的局面就有可能上演,真实的历史时空不正是如此么?

  至于欧战的爆发,朱尔典也有一层隐隐约约的担心,他清楚地知道中德关系远较中英关系来得亲密,在欧洲陷入你死我活的战争之际,保不准德国会使出什么手段来拉拢中国。中俄关系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朱尔典深知两者之间其实比中英关系还要严峻的多。中英不和归不和,刀兵相见的可能并不大,但中俄之间万一来个擦枪走火,对于协约国却是不小地影响。甚至于中国不用动手,只要东北方面的部队稍微调动一下,对俄国的远东形成威慑,这就能牵制不少的俄国兵力,而这是急于让俄国投入每一个士兵到欧洲战场的英国所不能容忍的。即便中俄之间没有进入战争状态。中国如果封锁对俄物资的输入也让人难以承受。

  这些天除欧洲局势外,朱尔典还分外关注交易所的信息,交易所地投机客永远是政治信息最敏感的晴雨表,在主要货币市场上,黄金价格自然是一片暴涨,几乎每个国家的货币对于黄金价格都出现了下跌,当然中国、日本和美国这三国由于没有卷入战争,其贬值程度并不大。华元反而因为中央政府成功地控制了局势、结束了三次革命而有大幅度的上涨。受德军攻克列日要塞、进抵法比边境消息刺激,比利时法郎贬得一塌糊涂,而法国法郎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