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99章 谋定后动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099章谋定后动

  有关青岛问题的交涉在北京示威大游行后又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当《人民日报》、《新华》等主要媒体以充分肯定的口吻向全国报道时,在各地同样掀起了支持政府、收回青岛的热潮。学生、商人、小市民自发走上街头抗议、示威,“抵制日货”的口号又重新响彻各大城市,若在以前,政府肯定又要出面干涉和弹压,但现在不同,中央政府和大总统都表示支持,地方政府捣什么乱?当民众激情昂扬地走上街头时,发现迎来的不是警察的棍子和枪刺、而是笑脸和支持时,对于政府的拥护之情就更为加深了,自辛亥革命以后渐渐有些淡去的民族主义情绪再度高涨。各地电影院撤去原先的既定影片节目表,再次反映当时以北疆国防军抵御俄国侵略和阅兵仪式为主要内容的《北国庆典》,在嘹亮的军歌声中,在铿锵有力的宣传话语中,很多人仿佛重温三年前的热切往事,爱国主义情绪再度高涨。学生志愿参军、捐款捐物等一幕幕景象再次在各大城市上演。

  在中日相互进行交涉和抗议的扯皮过程中,国防军有关的军事调动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由秦时竹亲自签发的国防军大本营绝密第4号文件上,华北军区司令长官夏海强中将被任命为山东前线最高指挥官,直隶护军使兼陆军第11师师长郭松龄中将率领所部负责青岛崂山湾及附近地区防御,在原来暂时代理中央教导师师长吴佩孚少将的强烈要求下,陆尚荣批准其出任陆军第22师师长,负责山东龙口地区防御,等于和11师一起在一南一北夹住了胶州湾,中央卫戍师师长王云山中将率领国防军中最强悍的兵力作为山东前线部队的总预备队,沿胶济铁路和津浦路一线展开。随时用于补防,国防军在山东境内的兵力超过了五万。

  事实上,早在内阁会议召开之前,这一系列的军事调动就已经在进行。秦时竹、葛洪义和陆尚荣等人通过研究既往历史经验得出结论,在历史同期进行的日德青岛之战中,日本是通过经过中国中立地区以完成对青岛地包围的,现在就是要提前布局,逼日本人去正面啃青岛要塞这块硬骨头。理由?国防军在山东地区进行特别演习。跟英国人说的则是:若是德国人不老实,咱们直接把青岛拿下来。

  也因为如此,在中、德、英、日的外交官还在为青岛进行大扯皮时,国防军已经为青岛战局做好了准备。24日,日本拒绝了德国通过第三国所提出的,以作价6亿马克为条件将青岛转租借给日本的方案,在日本某些狂妄的人士看来,“皇军只需要6个小时就可以攻下青岛!”。根本用不着付出6亿马克的高额代价。当然,德国所提出地建议中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