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4章 血色辽阳(3)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154章血色辽阳(3)

  辽阳是一个关键枢纽,是关系全局,轻易动摇不得的战略所在,这是辽阳军长官李杜在获悉整体作战构想后的第一个想法。

  同时,辽阳又是一个四面受攻之地,虽然有辽河和鞍山山脉的山河依托,但从哪个方面来看,都不是一个险要的场所——即便不能用无险可守来形容的话。

  守住辽阳,既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作战会议上,虽然应答声极为嘹亮,也当众拍了胸脯,做了保证,但气概归气概,静下心来想,这决不是一件易事。

  谁也承受不了丢失辽阳的责任!

  正如在秘密会议上了解的那样,大本营敌情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明确无误的——冈市之助在给日军打气时指出,作战最低限度的目标便是要攻克辽阳,这样才能在战局上扳回因为山东受挫的不利影响,同时也能争取到对华战略的军事主动,到时候,攻可以去沈阳,守可以撑到战局发生完全改观。即便日本国内的情况很困难,但只要攻克了辽阳,获得了类似日俄战争这样的成果,就不啻于一针强心针,容易让人想起甲午战争的成果。到这个时候,陆军要争取资源扩大战争就比较有把握的多。虽然冈市之助在明面上对山本首相表示了感谢,但在骨子里,他认为之所以内阁不肯全力投入对华战争,根源不在于经济困难——这是可以克服的,唯独海军对陆军的压制和提防没办法克服。打下了辽阳,获得了轰动的战果,容易引导下一阶段的战略目标。2个月的紧箍咒,在他看来无非是一个小小的约束而已。

  从自己这方面来讲,丢失辽南一线。让日军长驱直进,已经在民心士气上造成了被动,在山东半岛取得胜利之后地对比尤其鲜明——到了这个时候,勉强还可以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来解释,反正鬼子也不在乎国防军是不是诱敌深入,但如果丢了辽阳,那对各方面都难以自圆其说——这不是诱敌,而是把老底都丢进去了。从战略利益来说。辽阳更是丢不得,其他姑且不论,光是辽阳实业的家底就有半数以上聚集在辽阳,从辽阳军工、辽阳钢铁、辽阳水泥、辽阳机械、辽阳重工……一串冠以辽阳字样的企业,构成了辽阳实业的脊梁。

  ——辽阳兵器集团的军火产值,占了全*工企业的40%以上,重型装备和枪械占了60%以上;

  ——辽阳钢铁弓长岭矿区,占了全国钢铁业的45%以上。特种钢铁和型材占了近70%;

  ——辽阳水泥占了全国水泥业地25%以上,用于建设国防工事和重点工程的高标号特种水泥占了50%以上;

  ——辽阳机械是全国能生产和修理机车的仅有的两个基地之一;

  ——辽阳重工是承担生产和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