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19章 时机来临(7)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019章时机来临(7)

  兴登堡是个从不喜形于色的老派军人,但看了这个电报以后,还是忍不住哈哈大笑:“好,好,中国人总算干了一件令人称心满意的事情。”

  “现在的局面,华军1个师已经渡过了黑龙江……”鲁登道夫不愧为总参系统出身的睿将,一下子就找到了战役的兴奋点,他用教鞭指点着好不容易翻出来的俄国远东地图,道,“阁下,单纯从兵力上说,这1个师或许算不了什么,但是我们不能忘了,这个师后面还在源源不断开赴北上的部队,更不能忽视,这个师指挥官的特殊身份。”

  “他是什么身份?”

  “中将!一个军区的副司令长官,中国有6个军区。”

  兴登堡点点头,但没有完全明白,为什么一个军区的副司令长官会带着1个师深入俄境。

  “根据我掌握的情况,这个人除了现在的担任的官职之外,最初的时候,也就是中国革命刚刚兴起,秦时竹成为总统前夕,是得力的助手,与秦时竹的个人交情非同一般。”鲁登道夫的逻辑很严密,“这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家伙,但是我们决不能将其视为是一种发昏后的冲动——没有秦时竹的授意或者怂恿,他是不会这么做的。”

  “你的意思是,这是中国政府当局的行为,而不是偶然的边境冲突?”

  “不是,完全不是!”鲁登道夫道,“我敢和阁下打赌,一旦俄国人有点反应,中国人的军队会源源不断地北上。”

  “只是,中国人的动机何在?俄国在远东,还有多少兵力?战斗力如何?”

  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鲁登道夫沉思了半天,“中国人的态度还需要观察,战前俄国在远东外阿穆尔军区大概有20万人左右的军队,实际编制大约有15万左右,开战以后陆续调遣,再加上那些伤痕累累的师到远东休整,目前谁也掌握不了远东的情况——我个人判断,绝不会超过5万人。战斗力和士气应该是非常低落的那种。”

  “中国师呢?”

  “万,但是阁下,根据情报显示,这个师可是中国的主力师,战斗力在华军中算是上等。”

  欧洲各国原本对国防军的战斗力并未重视,在中东路冲突取胜特别是中日冲突取胜后,国际军情观察界得出要重新评估华军战斗力的结论。德国由于一直在中国派遣有教官团,彼此又经常交流而且熟悉,故而对国防军的战斗力有比较客观的评价。

  “如果在战前,这个师可以与任何一个俄国师媲美,到现在,面对俄国这些毫无经验和士气的部队,我敢说,1个中国师可以至少对付2个俄国师。”鲁登道夫的意思明摆着,吴大舌头的实力不是一般俄军可以承受的。越是这样,越是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来者不善,可中国人的意图是什么?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