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22章 时机来临(10)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022章时机来临(10)

  事情绝没有超过秦时竹的预料,俄国在两条战线都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在东线,面对着hl盛大的防线,俄军抢先发动的攻势非但没有能够打乱德国人的部署,反而因为在进攻突出部时整整损失了3个军,约7个师的兵力——要知道,这可是经过了长达半年休整的一线精锐兵力。

  在远东,踌躇满志的俄军根本就没有料到,一直在江东六十四屯附近虚张声势的中*队,居然在蒙古北面设下了圈套,中国人仿佛从地底下冒出来似的,不但破坏了铁路,而且将整整2个师的俄军打得丢盔卸甲,说好听点叫做殊死抵抗,说难听点就是一边倒的屠杀。中国人炽热的火力和突然发起的进攻,足够所有人都进入噩梦。

  事情还没有完。

  在俄军抢先进攻的努力发起失败后,hl立即抓住俄军士气下降、部署混乱的弱点,直接从突破口予以重击——明着看是追击,实际上是催动两翼的全线进攻。到了这个时候,天气已经开始转热,各种各样的向心突击指向中,都是让人极为不安的俄*队。

  在远东,试图用武力同中国人抗衡的计划失败了,中国人用突然袭击的方式,不惜用武力教训了素来崇拜武力的俄罗斯人。在外交公使无力的抗议中,陆征祥傲然答道:“这是对俄罗斯背信弃义与践踏公理的惩罚,这都是我们过去几十年间从俄国所学到的,无非今天用来展示而已。”

  消息一出,天下大乱,英法一方面震惊于俄国前线的不堪一击,另一方面又惊讶于中国人的果断武力。朱尔典在日记中写下:“从此以后,我们必须以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中国人,他们变得和我们一样充满进攻精神。西伯利亚铁路上的事件仅仅是个开始,中国试图为过去几十年的屈辱报仇雪恨,这种仇恨是如此炽烈,以至于在中国人的脑海中,没有宣战与外交交涉的余地,只有‘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隐忍……对俄国的局势,很让人想起那种腹背受敌的感觉。”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德国大使辛慈在祝贺秦时竹所取得的成功,并且慷慨地兑现了400万马克的赏金,鼓励道:“阁下,对俄国人,用不着什么仁慈,期望您取得更大的成就。”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俄国在西伯利亚遭到惨败的消息立即传到了rb和美国的耳朵里。

  面对国防军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rb内部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一种是以西园寺公望为代表的,即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同时向英法表明立场——愿意履行同盟义务,条件是英法满足rb要求,同时将中国列为德国阵营,以便名正言顺地进行战争。另一种是以陆军为代表,破天荒地表示要“按兵不动”,采取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