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37章 北方战争(12)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037章北方战争(12)

  面对中国的威逼利诱,高尔察克终于招架不住,落荒而去,与7天后登上了西行鄂木斯克的列车。此时,西伯利亚大铁路除海参崴这个始发站外,到赤塔为止已经全线控制在中国人的手中,除了军列,其他列车一概停发。

  高尔察克是在英国外交人员的陪同下登下火车的,火车从北京出发,经关内外铁路到沈阳然后换上中东铁路,在满洲里附近换上俄国的宽轨车辆后西行。在中国接收中东铁路后,早已经把原来的宽轨换成标准轨,因此,必须在满洲里换轮距。对中*队控制西伯利亚铁路的行为,高尔察克本能地想反对,但是他在深思熟虑之后,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离开了这个充满复杂情感的国家。

  他一定没有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到中国了……

  对高尔察克与秦时竹么会面无疾而终的事情,朱尔典心里早就有了数,他不过就是借着这个机会来摸摸中国的底牌罢了。在国际势力圈中,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要说高尔察克的感情无足轻重,但就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牺牲一点俄罗斯的利益又有何妨呢?——反正,若干年前,英国不是经常靠牺牲中国的利益来满足北极熊的胃口么?

  对中国占据远东以便造成中、俄、日两两不和的局面的建议,得到了唐宁街的高度评价。也只有这个路子,最符合大英帝国“离岸平衡手”的价值。朱尔典的思路,不但解决了对于欧战结束后远东格局如何安排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俄国问题怎么办的思路。

  朱尔典认为,要解决俄国问题,必须依靠俄国人自己,现在俄国内部厮杀,这是削弱北极熊实力最好的办法——多年以来,大英帝国一直害怕北极熊的扩张,这才有了1904年的日俄战争。如果说在欧战炽烈的当口英国极端反对削弱俄国力量的举措是为了维系欧战力量平衡的话,那么在美国加入协约国阵营之后,这些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了。

  现在,美国的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运来,价格不贵,付款条件也显得优厚,在远东市场上的采购就显得不那么迫切了,这直接影响到了中日两国的经济运行态势。当然,中国目前进行着庞大的逐鹿计划,有着旺盛的需求,影响还不是很大,再加上中国本来就对大宗物资管得很死,英国减少进口反而让人求之不得。在武器装备上,英国暂时还不能离开中国提供的各式武器,虽然从中国进口之后德国方面总能拿出略好一点的装备加以应付,但不可否认,比起英法国内的制造水平,差距是缩小而不是拉大了

  唯一让英国感到不爽的是中国的态度和条件,不仅要求全款硬通货交易,而且量也不能满足英法的要求,中国方面的解释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