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 官商勾结暗涌流_空山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理,金画屏这一年里,通过他的运货渠道被送入长安的女子共有一百七十三名,现在大理寺只查到二十六名尚且在世,其余人等生死不明,还需继续调查才能确认准确的人数。”

  听得这个数字,群臣脸上也显出惊异之色。

  “涉案人数如此巨大,可为何此事竟然无人察觉?”

  南宫一敛眉,“金画屏搭建运货渠道,分利给地方官员,地方驿站便对其他货运商人收取高额过路金,帮助金画屏垄断货运渠道。因有此受贿之事,地方官员便帮金画屏掩盖其强抢民女之事实,故而此事延续一年之久都无人察觉。而运送女子回到长安后,亦有官员暗中勾结,协助金画屏关押这些女子,并暗中进行买卖人口的勾当。此为所有涉案官员的名册,也皆有金画屏的签字画押,还请陛下过目。”

  南宫这一份名册一出手,殿中好些朝臣都面色徒然变了变。

  从南宫的位置到龙椅,不过几步之遥。

  殿中诸臣却都仿佛被施了法咒,一言不发,注目相向,目光紧锁着名册上。

  李执捧着名册的手也不觉抖了抖,只觉得手中之物似有千斤重。

  这里头,可系着殿中不少大臣的身家性命。

  卿如许虽在殿外,看不到殿中场景,却也能从那分短暂的静默中,感受到众臣的压力。

  她眯了眯眼睛,抬头望向刚刚升起的日头。

  人们对于日月的印象,大多都只记得它最鲜明的那一面。

  日,是金色的,耀眼的,光芒刺目的。月,是明黄的,清冷的,安宁静好的。

  可人们常常忘记,其实日月,也有很多种面貌。譬如这清早的日,便带着些血色的,并不刺目,并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遐想与期许,也不足以来照亮世间的黑暗。

  宁帝在这片静默中,翻了翻手中的名册。

  半晌,他淡淡道:“这名册上写到,画屏香坊送来的人,大多都进了安平侯府?可有证据?”

  承瑛眉头一动,不由地眯了眯眼。

  承玦闻言一笑。

  承奕看着俩人,不动声色。

  南宫道:“禀陛下,不曾。但据大理寺查理,今年四月,户部曾有一笔用于重新修整风鸾寺的钱款曾经由二殿下之手,到了安平侯府小侯爷杨臻的手中,后来这笔款项,又辗转到了金画屏手上。”

  宁帝皱了皱眉,看向一旁的承瑛。

  承瑛向前走了一步,跪在地上,朗声道,“回禀父皇。儿臣今年四月时,同祁连山的大光明寺主持协商,欲将大光明寺的金佛头运送至长安。”

  “金佛头?”宁帝疑问道。

  “是。正是大光明寺最负盛名的金佛头。因为风鸾寺乃我长安最大的寺庙,儿臣既揽了这修整之职,便希望能将这寺庙建成我大宁的荣耀,成为天下礼佛之人心中的圣地。如今在大宁祁连山的大光明寺有一赤金佛头,儿臣想着这佛像翻修,倒不如从有灵气的佛缘之地请佛,便向户部申请了一笔款项,用于运送佛头。”

  “那为何没有走官道?”宁帝问。

  承瑛答道,“回父皇,之所以没有走官道,也是昔日同皇祖母闲谈时,听皇祖母说想去祁连山拜一拜那赤金佛头,儿臣便想着给皇祖母一个惊喜,这才托杨臻去操办。这些款项都是有案本记录在案,并无欺瞒。只是儿臣也不知他找得是画屏香坊的货运通道,也不知香坊的事。如今这佛头已经送抵长安,就在风鸾寺中。”

  承瑛的话语中,听不出有何差错。

  “那么,南宫,那这笔款项又有何问题?”宁帝问道。

  南宫答道:“回禀陛下,这笔款项前后分三次拨出,共计三十万两。然而,从祁连山到长安的运送费用不过十万两。”

  宁帝闻言,眉间显出几分愠色来。一起看书网手机阅读请访问,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