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一章 重逢总有很多话_诛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举人出门几个月后急着回家,所以没有在县衙耽搁太久,和知县艾正文简单聊了两句就是告辞。

  艾知县“架子很大”,没有把人送到门外,反倒是三班六房的头面人物将人送了出来,每个人腰都是弯着的,也难为户房经承周贵,他这么大的年纪这么胖的身材居然一直谦卑如此,让身后的后辈以及徒子徒孙们心下赞叹,怪不得周经承能有今日地位,这等小意奉承的本事大家就得多学。

  “今年秋粮的差事已经接了,可账目还有不清的地方,今日时辰晚了,等明日就送到秦老爷那边,请老爷帮着做主,老爷刚从太原回来辛苦,小的们就要劳烦,这真是过不去啊!”周贵满脸是笑的说道。

  这话后面经承管年和班头副班头们听到,下意识的脸色就变了,秋粮秋赋是县政最要紧的事,也是最大的事,甚至可以说县衙和三班六房以及白身副役都是为了这个搭建的,从民间收取粮食赋税上缴,就是大义的名份,在收税收粮的过程中层层分肥,就是私下里的好处。

  一县之地的粮食赋税当真是个大数,是县内从知县到下面白身的好处来源,而周贵这番话等于将这最大的好处交出去,让这位新晋的秦举人分配,虽说这位秦老爷必然要参与到粮食赋税的分配切割之中,还要做主占个大头的,可今年秋粮赋税磕磕绊绊已经做完了,因为鞑子入寇已经比往年少了好多,大伙该拿的也落袋为安,怎么还要拿出来重新分,更要紧的是,看看那两个年轻的大虫,不敢拒绝啊,凭空少了多少好处。

  可跟在后面的这些人,谁又不是人精,下一刻很多人看向周贵的眼神敬佩更甚,有年轻的甚至竖了大拇指出来,周老爷这是真正的聪明人啊,以秦举人的眼界哪里看得上这点东西,提早说出来反倒显得坦荡,省掉了后续的麻烦,要是让这位秦老爷开口问,朱达帮着讨要,大伙手里能剩下一文吗?搞不好家产都得被剥层皮下去。

  如果是寒窗苦读的士子,周贵这番话说出来都未必听得懂,但秦川却明白过来,脸上浮现亲切的笑意说道:“都是乡亲,谈什么劳烦,秦某也多说一句,若是把眼界放在粮税上,那就太低太小了,这经济之道秦某倒有几分心得,到时可以聊聊。”

  周贵腰身更低,整个人都要打个对折了,满脸都是笑容,身后众人都是差不多的样子,谄媚更甚,秦川果然是年轻老道之辈,刚才不仅听懂了,还做出了妥帖的回应,粮税他不会沾多少,还要给大伙指点发财的路。

  若是旁人说会有怀疑,可这位爷家资豪富,又在郑家集做出了那么大的局面,愿意带着大伙的话,肯定比在粮食赋税上打转强太多,至于这发财本领的强弱,看看那位年轻大虫,低买高卖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