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2 荷花五月下扬州_大宋有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货运重担,可以说几代王朝都在靠它维持。

  只是建造它的人隋炀帝却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昏君,这让洪涛非常想不通。他是丢了皇帝宝座,可在任时建造的大运河使用了上千年,不管是统治者还是百姓都应该念他的好才是,怎么可以因为丢了皇位就评价为昏君呢?是皇位重要,还是运河重要?

  说得极端点,有了这条运河,哪怕隋炀帝天天吃人脑子,那也是对民族、国家有大功的皇帝,中国历史上有几个皇帝弄出过惠及千年的工程?

  至于说运河也是人民挖的,和皇帝关系不大,这种说法简直就是扯淡。从古到今干啥事和领导没关系,领导不点头人民没事儿挖运河玩?

  要是这么算的话,世界上绝大部分发明创造都不是科学家的功劳,也别弄什么诺贝尔奖了,因为这些发明创造都是由人民造出来的。

  历经几百年,通济渠除了官方名字改成汴河之外,大部分主体结构依旧还是隋朝的基础,唐代经过修修补补,到了宋代基本沿袭,顶多就是清清淤泥。

  几百年下来,由夯土堆砌的河堤明显老旧了,很多地方被河水侵袭发生了垮塌,不仅影响河道通畅,还容易在水量丰沛时溃决。

  “爹爹,情况不太妙,需要修缮的地方太多了,水泥不够用、人手也不够用……”为了沿途考察河道情况,洪涛特意把王七从明州调了回来。

  船队刚到应天府,王七就拿着本子登船诉苦。以他的标准,这条运河就没啥存续的必要,应该从头到尾全部大修。有条件的用石料铺设河岸,没条件则用木桩固定。

  “这一段不归咱们管,大概看看就成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一点没事,务必考虑周祥。这是流芳千古的大工程,起步就要奔着五百年不坏。材料的事情我来解决,你只管勘探。另外去和你十姐说,让她联络以前的工程兵,能召回多少算多少。”

  对于王七提出的难题洪涛没有彻底解决的办法,修建石灰窑可以、召回部分工程兵也不难,但都无法快速把这条运河修好。

  不过王七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修河制置使只是个幌子,挂羊肉卖狗肉用的,从皇帝到大臣怕是都没指望凉王能把淮水乃至汴水治理得如何,所以洪涛心里也不着急,每年有点成绩足矣。

  应天府,北宋的南京陪都,大概就是后世的商丘附近。问题来了,南边那么多繁华的大城市,为啥要把南京定在小小的商丘呢?

  说起来还真不过分,宋朝的宋字来自哪儿?就是应天府的前身。在唐代商丘这片地区叫做宋州,宋太祖赵匡胤当时官拜殿前督检点,就归宋州归德军节度使管辖。

  也就是说宋州这块地方是宋朝的龙兴之地,所以才取了宋州的宋字作为国号,到了真宗朝才改名兴庆府并定为南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