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一章 檄文讨贼板楯蛮_汉末皇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翌日雒县城外,原本四郡国驻守的军营里,此时大军云集。

  随着在戒备森严、刁斗森明的军营之中,一声声的击鼓声震耳响起,甲士结阵踏步前进之时铿锵有力的震动声,蜀地四郡国兵马手持长矛、弓箭,套着铁甲、兜鍪,在艳阳天下,顶着烈日依次布下阵势,甲胄在日光下明亮闪烁,他们仰首挺胸,准备听命出征。

  昨日伏泉下令进讨板楯蛮逆贼,四郡各军虽然前番败了板楯蛮兵,导致士气低落,不过经过这一段时间休整,已然恢复原先状态。再加上不止伏泉抽调精锐练兵,四郡国太守都尉也要练兵,毕竟若是再败,恐怕不止是益州刺史和朝廷派来的统帅要被治罪,就是他们这些副帅估计也会因为治军讨贼不利,而被槛车征诣廷尉治罪,所以这番休整除了恢复士气,他们也要加紧操练,如今可以说士气尽复,兵甲齐全,兵锐甲利,已然可以再战。

  伏泉站于上首,按剑环视营中集结兵马,眼看兵马尚好,不住点头,然后谓左右曰:“诸君,如今士气正盛,兵甲齐全何愁蛮乱不定?”

  主帅如此高兴,众人自然不敢拂了主帅面子,纷纷恭维起来,无外乎“此多乃中郎之功耳”云云,伏泉对此付之一笑,若是他真的当真,那无疑太蠢了,现在一仗都没打,如果败了,那可是面子丢大了。

  很快,军营里开始进入今日的主题,伏泉从身旁每一个人的身上扫过,又扫向下首四郡近三万人马,确认在场的所有人都精神抖擞、侧耳凝听之后,才开始发号施令。

  “诸军听令!”

  伏泉聚神大声喊道。

  “末将在!”

  “请将军下令!”

  身旁左右众多将吏纷纷吐气开声,大声肃然应道,而下手的诸郡郡兵更是轰然大喊,数万人一起发出的叫声,端得是令人震惊。

  随后,伏泉便是拿出早有刺史部掾属吏起笔好的平乱檄文,《礼记·檀弓下》有言,师必有名,古人出征多是师出有名,出兵征讨必有正当的理由才行。整篇檄文内容其实也没什么,无怪乎板楯蛮世受汉恩,不思尽忠,大汉朝廷特命羽林中郎将伏泉,假节,行益州刺史事,出兵平乱。所谓行,即暂代、暂摄之意。

  这篇檄文里,全文只字不提益州官吏贪污受贿,苛政待民,激起板盾蛮人民愤的事情,只言板楯蛮忘恩负义,一波波脏水不要命的洒进去,同时又无比夸大了蛮人作乱的给百姓带来的祸乱。

  即使是益州官吏激起板楯蛮人反抗的事情是确确实实,真正存在的,但除非是伏泉脑子被驴踢了,才会让人写上去,不然这事情的定义只有一个主题,叛乱的蛮人干的都是坏事,朝廷大军却是正义王师,解救黎民于苦海。

  历史上任何一篇檄文都待有一定的目的性,就是证明自己的合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