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章 梁上君_我同夫君琴瑟和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哪道最利于攀爬行走,她信手拈来。大小园子中有几处假山,哪处最嶙峋奇异,哪处阴沟暗洞最多,她能说得头头是道。

  就连哪个屋子房梁最干净,也颇有心得。

  事情本不该如此棘手,泠琅不是没干过飞檐走壁、暗中探听勾当,一身轻功更出神入化。但这泾川侯府,也太过奇怪了些——

  侯府下人,竟有不少练家子。

  初闯侯府那日,因掉以轻心,差点被守门房小厮发现。彼时她隐于树后,那小厮吸了吸鼻子,疑惑地自问了句:

  “我怎么觉得附近有生人?”

  仅这一句,便叫李泠琅警铃大作,待她潜入府中,更是吃了一大惊。

  左一个烧火阿嬷,下盘稳健,以手作刀劈干柴;右一个扫地老头,力度诡谲,能让院中落叶飘飞不能。

  这都是什么妖魔鬼怪?

  论交手,泠琅没在怕,但她此行是做暗中偷窥之事,只要被发现,便是满盘皆输。

  她已经走到这里,怎肯甘心。

  于是咬牙硬上,徘徊于灰尘遍布之地,流连在犄角旮旯之所,成日提心吊胆,动辄水米断绝。

  如此一来半月,府上八卦秘辛装了一肚子,人憔悴不少,事情却一点进度都无。

  真是岂有此理!

  而如今,那装神弄鬼素灵真人,如同把过墙梯送到了她跟前……她不能不心动。

  思及这些时日心酸苦楚,李泠琅把心一横。

  不就是进府?反正她生辰名姓样样符合,也不算坑蒙拐骗,万一她自带气运,真把那病世子渡醒了,也算功德一件。

  若是他没醒,甚至归西,更正正好,反正她事了之后,自然要拂衣而去,到时候还少些牵扯。

  阿爹常叹她胆大包天,若他泉下有知,晓得了女儿如今冲动嫁人,怕是能叹上三天三夜。

  少女缩在房梁上冷笑,一个计划已悄然成型。

  五日后。

  有人找上侯府所经营药铺,求一份记账筹算之差事。

  那是个年轻少女,聪颖而敏捷。老账房试了好几题,皆被轻松化解,他十分满意,当下便商议起工钱等事宜来。

  正好碰上侯夫人亲自前来过问世子药材,老账房顺势禀告此事,侯夫人本来无心理会这些杂琐,草草看了眼签订好工契——

  却是愣在当场。

  契上写着:李泠琅,滁州人士,年十八,九月初三生。

  素灵真人话仿佛还在耳畔:“须得找一个戊申月,甲戌日生,名中含水带金之人。杨柳木润水,双土亦能互相滋养,同世子八字是再合契不过。”

  而她当时怎么回应来着?“虽说普天之大,总有女子符合,但子璋哪里等得……”

  结果才几日便等得了。

  若不是真人名声在外,若不是自己今日确是碰巧前来,她几乎要断定这是个费心忽悠人局。

  那人此刻正站在她面前。

  细眉亮眸,面容素净,穿着粗布麻衣,梳着寻常发髻。无半点珠玉装饰,却拾掇得干净清爽。

  侯夫人不动声色地问询,对方恭敬地垂首,虽应对从容,但不住摩挲袖口手指仍是泄露了局促。侯夫人看在眼里,只在心中微微叹息。

  自幼丧母,被身为私塾先生父亲抚养,十五岁失怙,在滁州守完三年孝,来西京投奔远房亲族……未寻到,便想凭着自身学识本事,来挣口饭吃。

  倒是个自立自强可怜孩子。

  侯夫人又问起滁州风物,关怀了一番上京路途之疾苦。状似闲谈,暗中却不住揣摩思索,直至确信她所言非虚,是实实在在,恰巧来了药铺寻差事。

  思及病榻上奄奄一息长子,话头在喉间千回百转,侯夫人犹豫再三,终是开了口。

  名唤泠琅少女错愕抬头,眼中惊讶浑然不似伪。

  “双亲已去,婚嫁之事自然由小女自个儿定夺……夫人且容我思量两天……”

  听完来龙去脉后,她犹疑着,给出这般答复。

  手机用户请浏览八六中文网()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