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四章 灵鹫宫的学问_初唐大农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秋想要分给李世民酒楼和糖水店的份子,是正常的商业操作,李世民在朝堂有人脉,有势力,能够快速且低价的帮他在两京以及各个人口较多的望州拿下好的铺面,能够大大的节省于秋的投资成本,甚至直接帮于秋负担了投资的成本,快速的将他的餐饮生意在全国铺开,毕竟,酒楼糖水店的投资,主要就是店面,于秋只需要培训好一些人,就能立马开张赚钱,是两利的好事情。

  然而,李世民却单纯的以为是于秋想要借助自己谋好处,这就不要怪于秋做独家生意了,虽然推进的可能会慢一些,但是收益不需要分给别人,长远的来看,其实赚的更多,反正这个时代不会有像后世那么强烈的市场竞争。

  而且,现在于秋库房里的钱多到需要上百个人数半个月才数的清楚的程度了,光是铜钱现金,都有两百多万贯,各种成色的丝帛的价值,更是超过三百万贯,金银玉器,珍珠玛瑙等贵重物品的价值,则是无法准确的计算清楚,总体相加一千万贯是妥妥的有的,足够他做各种商业投资了。

  和这个时代的人爱累积储藏财富的思想理念不同,作为一个后世的商人,把钱放在家里闲置一天,于秋都觉得亏的慌。

  五姓七望,百年世家,数百年的财富累积,金额巨大,于秋这还只是得了范阳卢氏三分之一不到的财产而已,就有千万贯的身价了,可想而知,其它各家的财富基本也不小于三千万贯,而将他们的钱赚到自己手中来,则是于秋的下一步目标了。

  “你上哪找来的这么多果树苗,从进山开始,这都走了十几里了,全部是果树?”见到于秋再度默不作声的带领大家赶路,想了好半天也没有把于秋的套路搞清楚的李世民又开始找话题道。

  “就说你们这些只会带兵打仗的武夫学问差吧!你们还不承认,平时多读点书,学些有用的学问,这么简单的问题,就不需要问人了。”于秋嘚瑟道。

  “什么书记载了这方面的学问?是你灵鹫宫的绝学的话,就不是我不学的问题了,是没机会见识到。”李世民有些不服气的道。

  论到学问,世代以武传家的陇西李氏,确实要比崔卢王郑几家差一些,但大多数该读的书,李世民都读过,绝对不能说他是无学之辈,所以,不服气的同时,他还觉得于秋有点侮辱,贬低自己的意思。

  “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读过么?里面就记录了嫁接之法,一棵果树的树枝成百上千条,只要使用嫁接之法,就能变出成百上千棵果树,只需要如此往复两三轮,就能将果树种的满山遍野都是,若是前朝的读书人多注重研究这些学问,何愁战争饥荒的时候,百姓们无物果腹。”于秋有些愤慨的语气道。

  嫁接技术到了这个时代,至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