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9章 二士_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松任枢密院同知院,奉旨位在参知政事席上,是在朝议事,排列席位,仅次于左右相。

  而他又是两河、陕西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按照宣抚司的规制,参谋、参议各一员,主管机宜文字一员,书写机宜文字一员,干办公事六员,准备差使八员,点检医药饮食二员。

  但是,现在的宣抚司中,除了马扩和王伦,再无其他人。马扩乃是赞画参议,王伦主管机宜文字,其实二人都是身兼数职。

  宣抚司的空缺,王松一个粗汉,一时也无法顾及。虽然他也向朝廷借调官员,自己也在民间募贤,但人手一直还是没有到位。好在马扩和王伦都精明强干,一时倒也凑合着用。

  现在,诸将基本归位,面对着空荡荡的宣抚司,王松才静下心来,仔细地思考起来。

  河东还要营田、屯田,他还计划着要拿下解州,控制解盐。这些事情,他都要让王伦去做。

  从垦植一事上可以看出,王伦精明强干,做事谨慎周全,民政上有他辅助,真是可以说捡漏补缺。

  可是王伦一旦离开,他就只剩下马扩这个军中的参赞独苗了。

  “相公,现在朝廷并没有明确的旨意,要收回太原、河间等三镇。相公若是一意孤行,恐怕朝廷会怪罪下来,到时候相公会因此而受到牵连。”

  马扩仔细的考虑了一下,如今军中群情激奋,将士们想要北伐的呼声不绝。这个时候,千万可不能招来朝廷的猜忌。

  “以下官愚见,相公最好再向陛下亲自修书一封,奏请北伐,若是下官所料不错,陛下一定会给相公密旨。相公如此做法,师出有名,也以免落人口实!”

  果然是参透世事的老狐狸,对大宋朝堂的政治局势一目了然。赵桓自然不会正式下旨,宣告北伐。这样一旦败绩,也可以把责任直接推在臣子的身上。

  若是胜了,说话的口气自然要强硬一些,那当然是皆大欢喜。

  王松点点头道:“此事就有劳马宣赞了。”

  他正要继续说话,外面的军士进来,说是有两个文士,说是他的旧识,从东京城前来找他。

  王松一愣,眼光不由看向了马扩。

  “一定是陈东和那个欧阳先生不请自到了!”

  马扩笑道:“相公难道忘了,你一见下官,就让下官去找这两个人,辟为宣抚司的官员。其中一人是东京城太学的陈东,另外一人是欧阳澈,该是全都找到了!”

  王松恍然大悟,拍着额头,大声道:“赶快把二位先生迎进来!”

  欧阳澈和陈东,这二位在两宋之交的历史上是大大有名。这也是王松要把二人招进宣府司的原因。

  历史上,靖康二年五月,东京城失守,靖康之耻后,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是为宋高宗。欧阳澈徒步到达南京,伏阙上书,力言李纲不能罢相,黄潜善、汪伯彦、张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