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章 北上南下_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上还是南下,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

  无论是王朴的“凡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惟吴易图”,还是赵普的“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宋太祖赵匡胤立国,先南后北,情形和今日忠义军面临之形势何其相似。

  两河、中原、陕西、山东,淮水秦岭以北,自女真人南下侵宋以来,兵连祸结,帑藏空虚,先取两淮,次及江南、巴蜀,国用富饶。从财政上来说,确实更为合理和可行。

  燕云之地以及塞外草原,苦寒之地,对忠义军财政上的帮助并不明显,反而劳师动众,国用匮乏。

  但燕云之地,中原屏障,不攻取燕云,忠义军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存在,令人寝食难安。

  秋季转凉,还没有到困兽犹斗的女真人,随时会南下,不能再拖下去了。

  南北分击,两线作战,无坚不摧的忠义军,能否扛得住腹背受敌的压力?

  这可是事关民族生存的一战。

  孤家寡人,遇到重大的事情,往往都是他乾坤独断,到如今,又到了做决定的时候。

  默默端起一杯茶来,茶水递到嘴边,却是忘记了喝下去。

  两线作战,或者军队可以,但强加在百姓身上的赋税,或许又要让百姓忍饥挨饿,这边是忠义军目前所临的困境。

  穷兵黩武,一切拼的是后勤,一切拼的是银子,一切拼的还是国力。

  放下茶杯,走到窗前,目光从窗口看出去,来来往往的士兵,他们一个个甲胄贯身,黝黑健壮,脸上都是自信的笑容。所有人都知道,大军即将北伐,却无人畏惧,反而个个充满信心。

  兵强马壮,兵临天下,这也许就是忠义军能够纵横天下的资本。

  “杨再兴,跟我出去走一趟。”

  走在林荫大道上,看着街上快快乐乐的行人,热闹的接道,平静的生活,感受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几个小学生背着书包,手拉着手,兴高采烈,看样子是下午上学的时间。

  母亲抱着孩子,不时和熟人打着招呼,孩子的面容,天真无邪。

  一队士子牵马执枪,人人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脸上的神情自信满满……

  不知那家武馆里传出来的阵阵练武之声,铿锵有力,热烈激昂,他们中的许多人,也许有一天,就会进入军中,成为国家的军人。

  干净的接道,热闹的商铺,良好的治安,这也许就是他一直以来,想到实现的一些东西,不止在河北,在陕西,在四川,在整个中国。

  开启民智,提倡尚武之风,激发人们的民政自豪感和国家意识。经过经年累月的努力,潜移默化,已经初见成效。

  民族必须富强,国家必须强盛,军队必须无坚不摧,人们必须是新一代的中华子民。他今天所做的一切,必定也必须有丰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