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章 青年_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偌大的较场上,无数个列阵正在太阳下训练,军士们个个脸上汗水直淌,教官们的喊叫声此起彼伏。

  “火铳端平了,目不斜视!”

  “装填弹药,不要着急,不要拖泥带水!”

  朱甚端着火铳,和其他的新兵们一起,满头大汗,一丝不苟,在较场上反反复复地训练,力争做好每一个动

  作。

  尽管已经立秋,天气还是十分炎热,尤其是这午后时分。几个小时的训练下来,朱甚早已是汗流浃背,手臂酸软。但他还是和其他的火铳兵们一起,维持着自己的动作,不敢有似乎的懈怠。

  忠义军大军入山东征伐刘豫,他和魏胜加入忠义军,二人一起进了步兵,担任了军中的火铳兵。

  火铳兵是忠义军的新军种,也只有征西夏时用过,这一次北伐,军中的火铳兵达到了万人,完全取代了弓箭手。由此可见,军中对火铳兵的重视。

  新兵里,大多都是二十年左右的年轻人,十八九岁的也大有人在。自忠义军攻城略地,征伐四方,军中将士的年龄也逐渐降低。

  就像现在这些火铳兵里面,许多年轻人都是热血青年,他们不是冲着一碗饭,两三贯的饷银,而是完全凭着一腔热血,满心的爱国情感,才来投伍从军的。

  这便是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耳濡目染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和过去的上一代相比,思想上已经完全不同。

  不过,这火铳兵可是个技术活,操作复杂,需要反复的训练,熟能生巧,才能是合格的战兵。而那些优秀的射手,个个力大如牛,心思细腻,心态成熟。朱甚和魏胜,则是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枪头上挂砖头,保持据枪的稳定性,这是忠义军锻炼据枪稳定性的保留项目。有些军士手腕挂水壶训练据枪,同样是为了保持手腕的稳定,以免击发时造成枪口上抬,不能形成杀伤。

  没能赶上河西之战,将士们早已经急不可耐,北伐的风声传来,训练的火铳兵们,人人都是亢奋,人人都是争先恐后,生怕误了这千秋一战。

  眼光扫向前方聚精会神训练的魏胜,朱甚心里暗自一惊,这小子果然是力大如牛,枪头上竟然挂了两块砖头。

  他可仅仅只有15岁啊!

  虚报年龄,侥幸进入军中的魏胜,此刻却是暗暗和一旁的董中华较劲。对方和他的虚报年龄18岁一样,枪头却是挂了三块砖头,所有火铳兵当中唯一的一个。

  看他气定神闲的样子,就知道他平日里没少苦练,那手臂上黝黑鼓起的肌肉、粗糙的手关节就是证明。

  “射击!”

  教官一声令下,朱甚端平了火铳,和其他的火铳兵一样,对着前方的木板,扣动了扳机。

  “准备,检查铳管,装填弹药!”

  较场上硝烟弥漫,还没等硝烟散去,军官又开始大吼了起来。

  火铳兵们装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