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粮食难买06-10_回到过去当兄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警惕的看了看周围,老乡都在远处干活呢,根本不听到。

  “建国,不是我紧张,而是这个事情,见不得光。”郑大明紧张的说道:“在工作组没有核对粮食产量之前,严禁借支粮食的,否者,就是瞒产私分,一旦被工作队知道了,搞不好,我要劳改。”

  “大哥,那你更放心我了,我从你手里买那么多鸡,要是爆出来,我也落不到好啊。”周建国笑呵呵的说道。

  “建国,对你,我还是放心了。”郑大明苦笑着说道:“不过,这批水稻,目前不能见光,不是大哥小气,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

  “万一闹出来,倒霉可是一大批人,那么大的责任,我可扛不起啊?”郑大明建议的说道:“你可以等等,等到夏收结束之后,分了粮食,那个时候,以口粮的名义,什么话都好说。”

  郑大奎想说什么,可是,忍住了。

  口粮的名义?

  那是周建国不懂农村的那一套,收购指标都完不成的情况,哪有还有水稻做口粮啊,到时候,除了杂粮,啥都没有。

  “大哥,你乡下,没有粮食卖吗?”周建国不相信的问道:“你们不是有自留地吗?”

  “建国,自留地是有,可是,那是旱地,只能种一些蔬菜,如果能种水稻的话,就算一个牛脚坑,都要种水稻,算产量的。”郑大明狠狠的说道。

  “自留地没有粮食吗?”周建国奇怪的问道。

  “基本没有粮食啊。”郑大奎无奈的说道:“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杂粮和豆类居多?”

  “小麦也没有吗?”周建国不解的问道。

  “小麦有呢,不过不多?”郑大明不解的问道:“建国,你不是想要大米呢?怎么?也喜欢吃面食啊?”

  江州的人,都是喜欢大米居多,喜欢面食的,真的不多。

  “大哥,小麦也细粮,虽然比不上水稻,可是,小麦总比那些玉米面,高粱面之类强多了吧?”周建国无奈的说道。

  “建国,你要想买小麦的话,在等几天,我们村子,马上要收获一批小麦。”郑大明解释的说道:“小麦不在计划指标之内,到时候,作为口粮的一部分,提前分给老乡。”

  哦?

  这样啊?

  “口粮分下去,那是老乡自己的粮食。”郑大明隐晦的说道:“按照粮食统购统销的原则上,老乡如果想卖粮食,只能卖给粮站或者供销社。”

  “不过,今年的情况,似乎有点与众不同了。”郑大明暗示的说道:“到底怎么回事,你心里也有数?”

  有数,当然有数了。

  原则上,粮食统购统销,可是,老乡的口粮,到底算怎么回事,是不是在这个统购的指标之内,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

  如果是以前,老乡为了不惹事,多余的口粮,都是卖给供销社或者粮油公司,可以冲抵借销粮食指标或者返销粮指标,也可以换回一些饲料粮指标。

  但是,今年的情况,老乡连家里的牲口,都不敢卖给供销社的情况,家里的粮食,更加不可能卖给供销社了,所以,只要价格合适,一切都不是问题。

  “大哥,有没有油菜籽卖啊?”周建国期待的问道:“我们城里,菜油每月只有六两,严重的不够啊。”

  “菜油?”郑大明为难的说道:“建国,不是大哥小气,我们这里是水稻产区,其他的像油菜籽,棉花的计划指标,年年都完不成,都要拿水稻来抵数呢?”

  “你们城里,每月还要六两的菜油标准吗,可是,我们农村,每月三两的指标,都不能保证。”郑大明无奈的说道:“你不是认识我小舅呢,你问问他。”

  水稻产区,不能种油菜和棉花吗?

  不可能吧?

  “建国,我们这里都是板田,积水严重,一般不种油菜,不但没有产量,而且还活不了。”郑大奎也解释的说道:“我舅舅他们那里,他们那里的岗子田,沙土比较多,种的油菜比较多。”

  什么板田和岗子田?

  乱七八糟土话,听不懂怎么回事。

  不过,油菜籽比粮食难买,这个情况,周建国明白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普遍的营养不良的原因。

  油水不够啊,在乡下,都买不到菜油的情况,去哪里买呢?

  麻的,这是逼着自己种田啊?

  onclick="hui"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