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六九章:晋商和盐商(求订阅、推荐、收藏)_崇祯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本崇祯本纪!

  纲盐是什么?

  强压着心中的烦闷,郑英泰开口向朱由检仔细解说。

  当大明走到万历四十五年时,鉴于开中法已经被折色法彻底破坏,为了收取亏空多年的盐税,由时任盐法道的袁世振上疏,大明正式改开中法为纲运法。

  袁世振把大明每年生产出的盐,以“圣德超千古,皇风扇九围”十字分为十纲。

  每年拿出九纲盐,由朝廷统一发卖收钱,剩余一纲拿来清理朝廷历年欠下的旧账。

  注意,这用来发卖的九纲盐,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买的。

  这九纲盐只能由朝廷特别指定的,被写入纲册的特殊商人出钱购买。

  其他人,你就是再有钱,你也没资格买这个盐。

  这些写入纲册的商人,就是后世大家熟知的盐商。

  记录他们名字的纲册被称作窝本。

  窝本一式两份,一份由朝廷掌管,另一份是由盐商代代相传。

  纲运法还规定,不经全体盐商同意,就算朝廷也不能轻易更换纲册中的盐商。

  这就可想而知,被写入纲册的都会是些什么样的商人了。

  纲运法从法律上明确了盐商的地位,使盐商的身份开始固化和世袭化。

  就这样,从万历四十五年纲运法正式实施起,世袭的盐商集团才真正出现在世间。

  也就从这一年起,大明朝廷就成了纯粹的盐业生产商,而盐的销售就彻底被盐商集团这个超大型的经销商所掌握。

  这成了型的盐商群体,当然不可能再让别人有插手大明盐业的机会。

  所以,当这样的盐商集团正式出现后,就完全垄断了大明盐业,甚至连私盐的渠道也被他们严密掌控到手中(私盐也许才是盐商最挣钱的买卖)。

  也正因如此,一听信王要开中,郑英泰第一反应就是问信王拿到的是那一纲盐的分配权。

  听郑英泰一五一十的详细解释完,朱由检才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闹了半天,盐商-这个前世耳熟能详的群体,现在总共才诞生了不到十年。

  而被盐商集团卡死了经销渠道,失去了最大利润来源的晋商,现在还正处在开发新市场的阶段。

  难怪前世以满清八大皇商为首的晋商,会向满清疯狂的走私。

  朱由检总算搞清楚了晋商投靠满清的想法。

  弄了半天,是因为盐商兴起才造成晋商最终投向后金。

  想想,晋商花上百年辛苦打造出来的,用来输边的行商路线,被大明朝廷把他们的最终获利环节给斩断了。

  而晋商现在应该还拥有往边塞运各种物资的能力,只是他们的运输已经得不到利益上的回报了。

  没有了获利环节的晋商,被迫要为自己的销售终端寻找一个新的买主。

  而恰好此时,辽东后金兴起了。

  新起的后金,也就成了晋商最大也是最好的买主。

  难怪前世记忆中,晋商会毫不犹豫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