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左右为难_良妃重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满洲镶黄旗,双方算是分道扬镳了。

  与阿凯这样一同被留在满洲镶黄旗的郭络罗氏不少,他们自动抱团取暖,形成了一个佐领的编制,阿凯的儿子叫安塔穆,曾任佐领,但因为家里权势不够,也没多少上位者的青睐,安塔穆死后佐领的位子就交给了其他人担任,安塔穆的儿子便是三官保,也就是郭络罗氏姐妹的阿玛,现在任着五品小官。

  说白点,郭络罗姐妹别看听着是满洲镶黄旗郭络罗氏一族出生,实际上郭络罗氏姐妹并非有多么高贵的血统和出身,甚至于说是人家常舒和杨舒瞧不上的次等货。只是因为当年跟了两个好族长,是最早归附大清的,因此看起来比较显赫,其实郭络罗氏姐妹的家世远远比不上阿玛同为五品小官的纳喇氏和马佳氏。

  后来郭络罗氏得宠,三子傍身,又是四妃之一,和手握宫权的温僖贵妃钮祜禄氏交好。所谓富在深山有远亲,都是一族的,可能之前还是一个祖先,另外两支想要靠宜妃巩固自己在朝堂上在八旗里的地位,宜妃也想要靠另外两支巩固自己在后宫的地位,自然大家和和气气的又是好亲戚了。

  这才有宜妃是八福晋郭络罗氏姑姑的说法。

  其实两人之间的亲戚关系,不知道远到什么地方去了。

  郭络罗氏姐妹这样的身份,是不足以像李氏那样,直接给她们封嫔的。

  然而皇上实在是喜欢郭络罗氏姐妹,哪怕有云果这样一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出现,也没有减少多少皇上对郭络罗氏姐妹的喜爱,加上郭络罗氏姐妹的家世横向对比后宫其他嫔妃,还算不错,皇上就不免动了给宠妃额外恩典的想法。

  可皇上又不能让别人说自己耽于美色,因此只是因为郭络罗氏得他喜欢,这样的理由,皇上实在是说不出口来。

  至于庶妃赫舍里氏,皇上不怎么喜欢她,无论是她的长相性子,还是她入宫的时机目的,皇上都不怎么喜欢她,只是为了太子,赫舍里氏一族又是主动送上门来,所以皇上才收了她。

  原本看在太子的份上,皇上是准备给她一个名分的,然而这些日子以来,赫舍里氏一族的种种行为,让皇上颇为不喜。他是喜爱太子,也宠爱太子,更会确保太子的地位不会被动摇,然而这并不代表着,他就要舍弃其他自己的亲生骨肉。

  太子没那么大的脸,赫舍里氏一族更没有!

  恨屋及乌,皇上对赫舍里氏一族的怒火,都恨到了庶妃赫舍里氏的头上,他不想给她晋位。

  至于庶妃博尔济吉特氏,她是太皇太后的亲侄孙女,蒙古科尔沁亲王满珠习礼的亲孙女,这样的身份不说嫔位,就是妃位,贵妃之位都是没问题的。

  然而,就是因为她这样的身份,和太皇太后的关系太近了,让皇上不敢册封她,皇上担心太皇太后会因为他一时的退一步得寸进尺起来。

  尤其是在从云果的口中得知太皇太后是谋害自己额捏的凶手后,皇上就更加不愿意了。

  只是这话,他也没办法说出口来。

  ※※※※※※※※※※※※※※※※※※※※

  PS:我没有黑宜妃郭罗络氏的意思,我是考据党,一切以资料为准。《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上记载的郭罗络氏就是这样写的,她阿玛没有继承佐领,也不是她阿玛兄弟继承的,那就说明家世不够好,一般那种开国功勋,佐领都是父传子,子传孙,都是世袭的。所以说宜妃姐妹的家世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高贵,连惠妃荣妃都比不上,更不用说和孝昭比。

  =

  不过和女主良妃比,宜妃姐妹的家世还是高的。早期康熙后宫嫔妃虽然不多,但宜妃姐妹的家世也算不上突出,像安嫔李氏那样以家世封嫔我估计难。没什么能人,另外两支也不会现在就下注到宜妃身上,宜妃姐妹没儿子,傻子才会现在就下注,最多就是提前交好。

  =

  至于为什么历史上宜妃能封嫔,一是宠爱。二我觉得是宜妃在大封后宫前宣布自己有孕了,史料不会记载小产没生出来的孩子的,我觉得这个猜测更合理一些。

  喜欢良妃重生记请大家收藏:良妃重生记起舞电子书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