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 拳会交流_太极第一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俊冲了上来,大家都没看林成怎么动,李俊就被打趴在了地上。李俊起来,林成又一次让李俊趴在了地上。一连四五次,李俊每次刚一搭手,就被林成甩到了地上。

  大家这次相信林成不是夸大其词,而是却确有真功夫。

  而此刻太极拳研究会的人也都上了脾气,毕竟他们才是一个整体,谁也不愿意看自己人被一个外来的人如此的欺负,都摩拳擦掌要上前搭手。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孙振看不过眼了,孙振今年四十多岁,是练陈式拳出身,在陈家沟学过拳,最先师承陈家沟四大天王的陈瑜,后来陈瑜出国到世界各地创办太极拳会,后来又回到自己的家乡齐鲁大地,在依山傍海的烟威市定居。到太极拳研究会又精研杨氏八十五式,功力极深。

  其实大家都认为郝重是太极拳研究会第一高手,其实不然,郝重的功夫柔化是第一,推手功力是强,平时太极拳会看谁的功力高,就是推手定胜负,而推手孙振的确不如郝重。而孙振却是以打法见长,孙振师从陈家沟陈瑜,而陈瑜是陈家沟一代翘楚,被誉为陈家沟四大天王。其实陈家沟四大天王已经算是老一辈了,现在都是以王战军为代表的八大金刚行走江湖的时代。四大天王一般都是五六十岁的人物,都是在陈家沟打了三四十年拳的,陈家沟的拳世代相承,每一辈都不乏高手。所以陈式拳的东西都没断代,虽说民国以前与外界交流的少,但是打法那都是时代传承的,孙振就是继承了陈家沟世代传承的打法。

  与孙振一搭手,林成就感觉到孙振功力比自己高一筹。孙振已经处于暗劲巅峰状态,拳掌中的柔劲是刚劲转化来的,跟郝重的柔劲不一样,郝重的柔劲是一开始就柔,缺刚,虽说郝重的功力似乎比孙振高一筹,但是要是论技击,郝重明显不如孙振。

  孙振是先学陈式拳,后学杨氏拳,陈式拳刚猛,杨氏拳柔化。要是光打陈式拳,把陈式拳的刚猛完全转为柔化至少要几十年的功力,可能有些人一辈子也做不到。先打陈式拳,后打杨氏拳,靠这种拳性的转化要把陈式拳的刚劲转化为柔劲却是要容易不少,但是所得没有光打陈式拳刚化柔理解的深。事物总是这么的矛盾。想学拳快,那首要是练功。一开始学拳快,将来不一定成就就比学拳慢的人高。学拳慢的人根基打的坚实,将来的成就也不一定比学拳快的人低。但是这都有个前提,要潜心钻研拳术。

  孙振的太极拳进击攻意味非常重,时不时就是一记撇身锤,一记肘底看锤,锤劲在孙振的手里应用的是得心应手。击地锤,指裆锤,全炮锤,掩手鈜锤,信手拈来。

  孙振一看就是个进攻型拳手,打法刚猛无筹。林成也打的酣畅淋漓,心底暗暗兴奋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