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九章 兵马俑修复现场 (二合一章,今日更新完毕)_我为国家修文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刻听到自己终于能去兵马俑的修复现场看一个究竟时,连一向淡然的他都忍不住有些小雀跃。

  “一号坑实际上要远比现在大得多,我们看到的只是一部分。”

  陶屹雷一边在前面走着,一边指着一号坑,对向南介绍道,“目前开放给游客近距离观看的已经发掘和修复完毕部分,只占了一号坑的三分之一。另有三分之一作为研究用途,而最后的三分之一,则可能永远都不会再发掘了。”

  向南听得连连点头,这些东西实际上他并不是太关心,发掘工作,那是考古学家的事情。

  他的工作,就是把发掘出来的破碎的文物,尽可能地“复原”。

  如今的现状是,发掘出来的文物很多,但大部分破损的文物,除了一部分极其珍贵的文物之外,大部分都来不及修复,或者是文物修复师紧缺,根本抽不出人手来修复。

  这也是华夏国内文物修复师们,痛并快乐着的原因所在——

  一方面,为华夏上下5000年的璀璨文明,为华夏祖先们智慧和勤劳的结晶而骄傲;

  另一方面,为深藏在博物馆仓库里的那些修复不完的文物而苦恼。

  两个人边走边聊,很快就来到了一号坑西侧的兵马俑修复现场。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修复场地,和向南以前接触过的室内修复场所完全不一样,前来博物馆游览的旅客们站在参观通道上,都可以看得到兵马俑的修复过程。

  修复现场摆放着一张张的工作台,七八个陶俑修复师在那里忙碌着:有的在清理,有的在拼对,有的在绘图。

  在他们身边,则矗立着一尊尊待修复的兵马俑。

  这些兵马俑,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没了脑袋,还有的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开膛破肚”了,一个个看起来颇为凄惨的模样。

  再稍远一些距离,则是陶马的修复工位,几匹真马大小的陶马,正被木制的器具固定在那儿,等待着修复师们来修复。

  向南在现场的一张工作台上,躺着一尊等待修复兵马俑,从这尊兵马俑身上的粘接痕迹上可以看出来,这位秦国的“士兵”,在此前不知道什么原因,已经碎成了大大小小400多片,“病情”相当严重。

  但经过秦俑修复师之手,如今总算是可以看出原本的模样来了,但修复工作却是远没有结束。

  “兵马俑和其他文物不同,残片特别多。我们的修复师在上手修复兵马俑之前,光是拼图一项,就需要练习1至3年。”

  看到向南盯着那尊待修复的兵马俑不停地看,陶屹雷笑着解释道,“但是在修复程序上,实际上跟古陶瓷的修复相差不大。”

  向南点了点头,表示了解,兵马俑虽然相对而言特殊了一些,但在本质上,它还是属于古陶器这一类别,因此,修复工艺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实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