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五经_大秦:祖龙的旅行青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思索,异世界的选官制度,是否能为秦所用?

  点开系统的录音,隋炀帝沉闷的声音传来:“爱卿平身!让朕好好看看,朕的天下英才!”

  而在众人的答谢后,隋炀帝的声音再次传来,态度温和道:“朕废除魏晋以来的九品制度,改为分科考试,选举人才,让你们有机会入朝议政,朕要好好重用你们!”

  科举制?

  分科考试,选举人才?

  秦王政眉头紧锁,看来这的确是一次不错的选举制度。

  从众人的对话中,秦王政大致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皇室贵族和世族并行,而科举制的诞生本是对抗世家大族。

  隋炀帝重用寒门,与大秦帝国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科举制大致分为明经、进士两科,明经则是给出问题,让考生写一篇文章,然后再进行面试,面试成功的进入进士科目。

  而进士则是皇帝策问与国事相关的问题。

  秦王政眼前一亮,泛起一丝精光,但得知科举选拔的经书题目是儒家的经书时,秦王政气不打一处来。

  满嘴仁义的儒家?

  纸上谈兵之辈,坐而论道之徒!

  用儒家治世之道,只会让朝中机构难以运转,时刻考虑三教九钢,愚昧至极。

  在秦王政的眼中,儒家是一个只说不做的学派,虽然口口声声说仁义,实则不够是道德绑架!

  秦王政用儒生仅仅是为了安抚百姓,并不能作为治国纲领。

  秦王政自然也不清楚儒家将在百余年后,被董仲舒推向巅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秦王政目光冷冽,脸色逐渐凝重道:“不敢异世界用合法选举,朕的大秦自然要以法道作为选才的根本!”

  “朕将《商君书》、《法经》、《慎子》、《韩非子》、《管子》五书并称为五经,作为大秦选拔人才的标准!”

  【注:商君书作者是商鞅,法经的作者是李悝(kui),慎子、韩非子、管子的作者分别是慎道、韩非、管仲】

  秦王政嘴角泛起一抹笑容,法律才是治国之本,依法治国,法令如山永不动摇,才是秦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而秦王政不喜儒、墨两家,崇尚法道,自然要以五本法家著作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至于进士科,自然是朕和左右丞相进行策问,询问治国之道。

  而两科选拔人才的范围,自然是对于天下才子。

  一件新的制度自然要先试点,后决策,秦王政沉思片刻,决定先将这一制度在宫中进行。

  林清阁便是首要试点,秦王政要看看这些自称能臣的大才,是否真的如民间传言,有经天纬地之谋,扭转乾坤之能?

  一统江山之后,秦王政本想将六国的文化用武力抹杀,在全国推广秦风秦字,但左思右想还是将这个狂妄的想法抹杀掉,而是格外尊崇六国的仕子,并为他们设立博士学位。

  而秦王政不仅让他们研究学术,还让他们入朝参政,对他们虚心诚恳,认真求教。

  但不知六国仕子真否真的具备才能,是否真心愿为秦国披肝沥胆。

  以往得知他们才能是通过地方参考,而异世界告知秦王政,选拔人才可用科举。

  秦王政一挥手,目光冷冽的瞥向赵高,宣召道:“为朕更衣,朕要前往林清阁,一探究竟!”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