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处分天下事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下场,皇统以后只能成为座土木偶像啦......”李适佝偻着背,拨弄着火星,叹息道。

  “上皇陛下,俱文珍在襄阳服毒自杀前,有意留下诸般信札,让于頔兵马搜到送入盟府来,其实目的很显然,他想用这种方式告诉臣,罪只在篡太子、中官、藩帅三者间,我皇唐的道统何罪之有?理应保存。”

  “朕孙儿,你将如何处分?”

  “将罪行刻入宪律之中,以供代代警醒。至于中官、藩帅之祸,必须彻底夷平消弭掉,而篡太子本人,将长流万里,放逐国土境外。”

  “可古人说过,天子该口含天宪。”

  “陛下,天若不可知,则天子微不可测,如是所谓口含天宪,不过是将天子凌驾于天宪的说辞而已。而后世,我坚信天是可知的,陛下如能和皇室及时顺天应人,舍弃陈旧,那么将来这层荒谬的面纱被撕去后,我唐皇室尚不至于太难堪,尚可继续得到臣民的尊重。”

  “中官,你是要废内侍省?”

  “没错,此后禁内事务,全由殿中省处分,御供用度,皆纳国计簿册之中,绝不会让禁内皇室有所缺失,然则天子内库,也将永久罢废。”高岳侃侃回答说,“各地行宫、庄宅的产业,经清丈完毕后,依旧属御供用度,陛下可托付当地打理,安心分润便可。宫内各色女官、工匠,皆由殿中省雇佣,而中官和掖庭宫女,悉数放出。”

  “那十王宅呢?”

  高岳便回答,“我想十王宅的皇子皇孙们,也早已熬不住这囚徒般的生活,索性俸禄不变,玉牒族谱也不变,但放他们出了此处,年老有病者继续由度支赡养至死,其余年轻者可就学,可考进士,可为官,也可从事其他种种职业。而诸郡主、县主们,也不必蹉跎年华,各自遂本心,择人降嫁罢。”

  “这样你认为不会出乱子吗?”

  高岳大笑起来,“昔日的乱子,不就是害怕十王宅的皇子皇孙们会谋权篡位。而今篡位者,有国家宪律治罪,同时陛下又放了权,哪人还愿意来谋这不存在的权呢?这皇子皇孙,和常人又有什么不同,他们盼望的,不还是各安其生,各食其力,各享其乐吗?”

  “藩帅又当如何?”

  “剑南、襄邓、关中皆已平定,下步便是河东、河朔地,且请上皇于禁内垂拱,等待新宰堂的捷报即可。此战,非但要削平河东、泽潞、邢洺、幽燕、沧景、易定,连恒冀、魏博也要遵守朝堂的号令,自此华夏将重新定于一。随即,西蕃、回鹘、契丹、南诏甚至还有黠戛斯,也要顺势攘除!”

  “接下来,朕该再次退位了吧!”李适眯着眼睛,看着高岳。

  还没等高岳说什么,李适就追问句,“普王会继承大统吗?”

  高岳没有犹豫,说:“普王不会。”

  “是高三你要求他违心说出此话的吧,我便不信他没这样的野望。”李适不相信地冷笑起来。

  可高岳很认真地回答上皇:

  “普王殿下当初之所以追随臣的步伐,逃离上都,绝非是想借此谋取皇位,而是不得不自保耳,他而今虽暂居摄位,可确已没了登上御座的念头,而是希冀善保子孙,在臣自汴州出征时,他曾与臣促膝长谈,他愿望其实很简单,将来能成为全长安城也是全天下头一流的马球手,且能籍此日进斗金,后代荣华,他说这比坐紫宸殿有意义多了。”

  上皇哑然。

  良久,他对高岳慨叹说到:“谊儿,总还是聪明的,比朕的诵儿要聪明啊!”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