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王锷阴兵策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乎直射到沙羡城的,威力更加骇人。

  同时,借着飞鹄炮的掩护,武毅掘子军开始运作:他们先是派出尖兵,用拖着细绳的箭,架在弩上,潜行到沙羡城的墙垣下,对其射出去,待到箭楔入到土基处后,在绳子上标记好,再拖回来,就此明确坑道.asxs.,到城墙的距离,不同的距离人功的分配,也就各不相同,配备好后,掘子军开始在丘陵遮蔽下,迅速挖掘起来,掘进一段,便在里面用木头给撑住固定,在表面覆盖浅土来遮掩,并悬上烛火,继续往前掘进,若烛火暗弱或熄灭,掘子兵就迅速爬出来,呼吸下外面世界的新鲜空气,其余的掘子兵便使用带踏板的鼓风皮囊,往坑道里灌入些空气,然后替换下去,接着往城墙处掘。

  掘子军来了三千,数百人一组,共有四条坑道,不断在树林和土丘间延伸,迅速向沙羡城而去。

  而城中的军府,严砺面目扭曲,继续对麾下打气,“于少保和樊仆射的水陆大军,就在沙羡上游数十里外,一个昼夜,来日船就可行驶到金口,城围便可解,不,不单是解,我们还可表里合力,彻底击败逆贼高岳!如是,在座的各位此后都是国家的功勋,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如果现在差口气,就这么窝囊地降服,死掉都要后悔。”

  不过因为讯息断绝,严砺巴巴希望的是,于頔能从襄阳沿汉水直接而下,然后进抵沔州的京山,而樊泽则出江陵,顺着长江而进,两方在沔口合流后,来解鄂州沙羡之围。

  然则这只是严砺自己的想法,于頔却并未这么做,事实上于頔的两万忠义军,现在不疾不徐地从宜城,又到荆门,刚到江陵城,绕了个大圈,准备和樊泽达成一致后,再来救严砺的。

  且樊泽也有自己的顾虑,他将武平军的都知兵马使伊慎,和行军司马王锷给招来,核心问题就是鄂州,我们武平军还要不要去救了?

  伊慎抓抓脑袋,比较为难,他是比较单纯的武人,节度使樊泽对战场有什么规划,他去具体执行还是可以的,但这样需要下决断的政治表态,他是爱莫能助。

  倒是王锷,除去能行军打仗外,也颇通文墨、财计,便建议樊泽:“仆射,方今我们有三条路(和郭再贞分析完全一致)......以拙见,最好现在保住荆南江陵,不要对鄂州增援。”

  “何解?”樊泽问到。

  “只要仆射能保全江陵和武平军,不和高辅,不,不和高岳发生直面冲突,那不就代表没有间隙吗?高岳攻陷鄂州,已是必然的事实,不过北面,也是高岳方的魏博,和夏绥银,在苦苦抵抗各路官军的围攻,所以高岳得鄂州后,仆射你手握武平军和江陵城,地位就陡然重要起来——简言之,你若投高岳,那高岳便必胜,而你若投新皇,新皇亦可保全半壁江山。”

  下面的不用王锷说,樊泽已心领神会,低声说:“那某就在江陵,等待高逸崧的密使,可乎?”

  “节下英断。”王锷恭维说。

  “但对朝堂和新皇须有交待,该以何为籍口,不去增援鄂州呢?”

  王锷就直接献策:“江陵乃一大要冲都会,储备的军粮也足有数十万石,于頔的兵马来此,也是想借我们的粮秣吃,不如借阴兵焚仓,索性把粮秣烧得大半干净,这样大家都不用上路,又避免了抗命的指责,节下看如何!”

  樊泽想了想,就对王锷说:“借阴兵,烧个七成,留三成,毕竟武平军和荆南百姓还需要糊口。”

  王锷便欣然领命而去,只留下恍若梦中的伊慎,还呆在原地,目瞪口呆。

  “我正欲与两位同富贵,勿忧也。”此刻樊泽看看伊慎,也有些尴尬,便笑起来,打消了对方的担忧。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