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 当街刁难_东篱把酒黄昏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确定了杨烨就是陶紫要找的人,赵东笞也没闲着,派了人盯梢,只要杨烨出来,便要清楚掌握他的动向。

  至于庆平长公主府内的情况......

  暂时他们谁都无能为力,窥视长公主府,那不是嫌命长嘛,先帝能为着这个女儿,一怒之下将太医抄家灭族,肯定对她是看重的。就怕当今有样学样。

  定国公府都有暗卫,长公主府还能少了?敢进去动手脚,就要有被抓的觉悟。

  杨烨在京城几家叫得上名号的绸缎庄转了一圈,与每个掌柜的谈的都是生意上的事,并无异常,之后天近晌午,他在一家不起眼的小茶馆里喝了杯茶,用了点点心,略坐一坐,过了午,才回的公主府。

  期间,没有与其他可疑人员接触过。

  杨烨大多数时间深居简出,并不大与外人接触,据赵东笞好不容易想办法买通的府里粗使仆从透露,似乎这个杨烨很得长公主的喜欢,时常随侍左右,两人几乎每天都要见面,因此相较其他管事,他出府的次数最少。

  他们是想查杨烨,对长公主府的秘闻不感兴趣,毕竟皇家辛秘,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长公主男女关系混乱,与他们何干?听了也不怕脏耳朵!

  一连盯了十来天,杨烨毫无动静,这如何是好?

  鉴于陶家灭门案种种不合理之处,姜文远此番真的上了心,打算好好查一查,自然原先经手此案的关键人物,都在他的询问之列。

  孔祥瀛离得不算远,他在这二十年里官运平平,自破了陶家灭门案升迁之后,一直在从六品上打转,平调了数次,依然没有建树,现在在济南府任上,当个同知。

  姜文远修书一封,派了赵东篱亲自去,务必要问清问细所有陶家灭门案的细节。

  比如当初陶家人都死了,是谁认的尸,刻意让大家以为陶紫与邓烨皆遇害身亡;

  陶家人被害当晚,与陶家比邻的人家可曾听到什么动静,这些在卷宗里均无记载;

  以张从为首的山贼是如何被发现是凶手的,是调查过程中有了什么证据,还是他手下有人口风不严,走漏了风声;

  陶紫并不记得父亲有姓洛的姨娘,这位陶洛氏的身份是否经得起推敲,卷宗所载,她原是本地人,兰陵是否还有她的亲属,也要走访一二;

  如果有可能,每一个当初参与了案子的人,都尽量录一份笔录,不同视角,不同角色的人嘴里说出来的信息,有可能会拼凑还原一个真相。

  赵东篱一一记下,动身去了济南府。

  姚镜城最近有些心累。

  他那弟弟被斩首了,对他多多少少有些牵累,最近大理寺卿寻他喝了几次茶,意思一次比一次明确,希望他主动申请,调离大理寺。

  也是,有个杀人犯的弟弟,他这个做哥哥的再在大理寺这样的地方,不合适,但是您老先生要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