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六章 外出查证_东篱把酒黄昏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大人但说无妨,我年轻,经验不足,见识短浅,还得仰仗大人多多支持。”赵东笞的态度放得很低,没有因为自己是京城派来的,就趾高气昂。

  姜文远对此很受用,觉得人家定国公府的家教真不错,不但定国公世子谦虚懂礼,那位小公子也是个知进退的热心肠。

  为官多年,他也算在地方上说一不二的人物,虽有时必须多思多想,不能任性妄为,但让他被个小屁孩指挥着东奔西跑,就因为对方是刑部委派,他心里多多少少都会不舒服。

  心甘情愿地干活和被逼无奈的干活,那绝对是不一样的。

  好在双方如此客客气气,是个愉快的开始。

  于是姜文远也不再隐瞒,有一说一,将之前钱家蒸饼铺的事一五一十道来,顺便还提了提济善堂孩子和帮佣替换频繁一事。

  “不瞒员外郎,各州府的济善堂条件都很有限,平时并不起眼,自然关注度少,但之前这么多年,都未发生过类似事件,老有所养、幼有所倚至少是做到了的。”姜文远替好友开脱一二,不想给赵东笞留下安庆府同知尸位素餐,不干正事的印象。

  赵东笞闻弦知雅意,当即表态:“大周开国百余年,一向还算太平,百姓得以安居。谁承想偏有人穷凶极恶,视人命如草芥,将活生生的人随意买卖,竟连孤儿都不放过!”

  “严刑厉法都不足以震慑他们,区区一个小小的济善堂,又如何能够反抗?”赵东笞是生在富贵窝里的,并未见识过此等人间疾苦,竟真的有人为了钱,把活人杀害生殉。

  真是让他开了眼了!果然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谁知道活动着的是人是鬼!

  “之前我们也怀疑过济善堂有些不妥当,已经让管事陆亮将账册和花名册上交了。那些失踪的孩童,总要找到下落才是。也许是我们冤枉了人家也不一定,毕竟孩童一直还算抢手。”

  太平盛世,娶妻贵,童养媳一直都有市场。

  陆亮的账册做得滴水不露,姜文远已经将其交回给潘同知,让他寻个老账房先生再瞅瞅,看能不能找到破绽。

  至于花名册上被标注领养的七八个孩童的下落,姜文远最近杂事颇多,很有些繁忙,还未来得及寻访。

  赵东笞当即表示愿与他同去,自己带的这些个仆从,都是能以一当十的好手,安全方面没有问题。

  未来国公府的继承人,是断不能出意外的,因此他身边的人手很充足。

  花名册上所载领养人地址都分布在安庆府各个州县,离得都不算近,今儿天色已晚,不宜出行,两人约定明天一大早,在府衙汇合,直接出城,便各自归家了。

  姜文远原是有心尽一尽地主之谊,做个东宴请赵东笞,被赵东笞以刚刚奔波至此,很是疲惫为由婉拒,也未再纠缠。

  赵东篱备好了酒菜,伸长脖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