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5章 拜访_重生之乘风而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师承清乾嘉学派的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父子,在近代学者中,和章太炎、黄侃均有交往,学术观点也比较接近。

  一辈子著作等身,现在后辈们还在整理他的两部大著作《广韵疏证》和《经典释文集说附笺》。

  第二代就是他的女婿商孟伦和儿子辜幼文,商孟伦已经去世,面前的这位老者,是少咸先生的儿子辜幼文。

  辜幼文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和史学的大擘,因为家学渊源,同样是文字专家和韵学专家。

  刚刚开门的老者辜振铎,除了是文字专家,还是唐宋史名家,自家祖父《广韵疏证》和《经典释文集说附笺》两部大部头的主要整理人。

  这位还有个儿子叫辜开来,同样也是中文系教授,韵学专家,池薛荔的导师。

  后来中国评定的百家文化世家里,蜀川省但是包括渝州市,一共有三家,这是蜀都市唯一的一家,四代教授,专精一门韵学,剩下的历史文学之类,都只能算作“溢出”。

  但哪怕是溢出的那些,都已经将他们推到了中国顶尖的位置。

  因此池姐姐就是这么大个大明星,在辜振铎面前,都得小心翼翼,乖巧地叫师公。

  大家坐了下来,辜幼文直入主题:“听薛荔说,你写了一部关于夹川方言的论文?和中古音韵有关?”

  周至将黄纸包外面的线解开:“是,我对夹川方言做了一个田野调查,认为算是比较详尽的,此外后有一部关于方言和《广韵》规则的比较论述,想麻烦师公和师祖祖,拨冗指正一下。”

  “《广韵》?”辜幼文笑了,笑容中却有些无奈:“你的《广韵》,是从哪里学的?”

  类似周至现在这个样子,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辜幼文这些年里见得太多太多了,心里压根就没有当面前的孩子真的懂《广韵》。

  “我是以师高祖《说文集注》讲稿为基础,参考了章太炎的《小学答问》和《文始》,以声音通训诂的。”周至认真地回答道:“后来嘛,就是陈澧《切韵考》,不过是在师高祖雠校抉发之后的哪一部,只有就是师高祖的《古今切语表》,《广韵谐声表》,是师高祖依从黄侃四十一声类的主张,和二百九十五个韵类的那一版。”

  “哦?”周至的回答让辜幼文心中一喜,光是能够说出这些书名的人都不多,面前这孩子,可能真与以前的那些人都不一样。

  “父亲。”正在翻阅《夹川方言田野调查报告》的辜振铎说道:“这孩子的田野调查和我们的不一样。”

  “是吗?哪里不一样?”

  辜振铎说道:“和我们调查声类不同,这孩子还添加了训注和语法。”

  “是吗?”辜幼文将报告接了过去,看了一眼:“来孩子,用你的方言,给我们读一读这一段。”

  “哦。”周至来到辜幼文的旁边:“‘糊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