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2章 当让一头地_重生之乘风而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

  这趟操作又细又反复又需要专注,其实是一件相当耗神的工作。

  等到周至将画卷都打上了各种纸条补丁后,天已经开始微微发亮了。

  四表舅起床后来到书房,见到周至刚好贴完最后一张纸条,不由得微微摇头:“年轻人就是能熬。”

  “我去弄早饭,煎蛋面行不?”

  “行,用二化油,摆点姜丝。”四表舅在吃上头有些挑剔:“我先走一趟功夫。”

  四表舅的功夫是一种南方拳种,腿上动作极少,多是身手上的反应。

  有一桩奇特之处,就是随着一些伸展的动作,骨节包括嵴椎,都会发出带传递性质的卡卡声,听着还怪渗人的。

  这门功夫四表舅讳莫如深,小时候周至曾经想过要学,四表舅只是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说强身健体的办法多的是,没必要学这个。

  一通拳就是十五分钟左右,等到打完周至已经将四舅妈从里间也接了出来,洗漱完毕了。

  接下来三人开始吃早饭,吃饭的时候四表舅问周至:“那首罗隐的《筹笔驿》,你昨晚是有了心得了?”

  “是有一些,主要在节奏和调锋上面,多了一些技巧,还要操控技巧的自信。”

  “嗯,赶紧吃,吃过我们用抓笔试试。”

  “抓笔?”大字周至很少写,因为感觉自己的控制力不够。

  “对,要是真有进境的话,大字上的体现会最明显。”四舅妈也是行家,只是身体不便之后才放弃了书道,但其实也是绝对的行家。

  “好。”

  吃过饭,三人来到书房,四舅妈看着木板墙上已经修复完成的法帖,不由得还是惊叹:“石延年的这一卷妙笔,《寒食帖》亦当让一头地。”

  《寒食帖》是苏轼的着名作品,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三”,被历代文人所敬仰,也是收藏家的传家珍宝。

  上边也是诸多名人收藏章和题跋,经历的时间从宋代一直到现代,导致《寒食帖》越变越长。

  所有题跋当中,最重要的是与苏东坡同时代的那一位,黄庭坚。

  他曾在《寒食帖》旁边写下:

  “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因此《寒食帖》其实应该算作宋代两位大书法家的作品集萃,苏轼和苏门舔狗,书法成就和苏轼相提并论的黄庭坚。

  四舅妈对石延年的评价,认为他的书法比苏东坡还要更胜一筹,可谓是极高了。

  在那个时代,石延年其实是苏东坡的前辈,为石延年些跋文的欧阳修,其实可以算是苏东坡的坐师。

  而且苏东坡也一直以欧阳修的继承者自居,推崇欧阳修是文坛宗主一代目,而当仁不让地说自己就是二代目,还着急地招呼:“你们第三代不要拉胯,赶紧的跟上啊,不然我都不知道将宝座传给谁了……”

  平心而论,周至也认为石延年的书法比苏轼的要更甚一筹,欧阳修以及与欧阳修同代的大文人如梅尧臣等,对石延年的书法极度推崇,但是这些大老,对苏东坡的文章是非常推崇,但是对其书法,就没如何评价过。

  而推崇苏东坡书法的,不是这些前辈,却是苏东坡的同辈崇拜者,以及后人。

  “好惨,《寒食帖》要沦为天下行书第四了。”周至笑道:“帮手也不够成色,就一个黄庭坚出彩,却也打不过这边的欧阳修苏迈岳珂蔡京赵佶欧阳玄。”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