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9章 关圣_重生之乘风而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景点。

  先是看到传说中诸葛亮征戎前点集兵马的点将台,看介绍上的讲解,是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孟获,率军顺岷江而下,途经僰道,在此安营扎寨,推演兵法,操练八阵图,为供兵马之饮,在台下凿下一眼井。

  这井如八卦形,水如泉涌,清凉甘甜。诸葛亮南征归蜀后,此井留予世人享用,因此就被人称孔明井了。

  其实水井本身并不如何,关键是周围的石雕相当厉害。

  除了此井周围的青石板和供游人休息的条石护栏外。这口井后面还有一道高约五米的照壁和约四米的两倒耳壁。

  照壁用六幅古石雕画装饰,整个景点古色古香,筒瓦、翘角、照壁、石雕、古井、护栏、石鼓,布局严谨,引人遐思。

  “这几幅画是什么内容?”江舒意问周至。

  “了不得。正中这个叫照壁,上部的石雕叫‘寿天百禄’,这个应该是最早刻下的,应该是明代的东西。”

  “下面这个要晚一点了,清代的,叫‘福寿双全’,左右这两个叫耳壁,上面的石雕也是明代的,分别是‘双狮戏球’和祝寿的‘四季花开’。”

  “这些都是古代大户家庭用的装饰,说明这口井可能一度被纳入成了某些人的私产,后来才重新成为公物的。”

  除了点将台和孔明井,这里还有关帝庙和丞相祠。

  丞相祠是前殿,关帝庙是丞相祠的后殿,这规有些古怪。

  丞相祠始建于宋代,现在都没有修复,比较破败,前面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东西,是一块直径四米多的巨砚,系一原生巨石凿刻而成,砚边刻有二龙抢宝,连年有鱼等吉祥图案。

  “这也是件老东西,明代的,起码得是地市级保护文物。”周至看着介绍:“哟,这里还是老宜州八景之一。”

  “就一个大石头雕刻的砚台呀,没感觉多特别。”冯雪珊说道。

  “地方志上记载说昔时晴空万里无云的日子里,砚中有积水的话,会将东山白塔、南岸七星山黑塔、岷江边旧州塔的三座塔影,都映入砚重,如同三支笔在蘸墨一般,称为‘笔点丹池’。”

  张路看着周围:“塔呢?”

  “怕是没了。”方文玉说道。

  “其实就是个镜面反射而已,”卫非说道:“古人觉得神奇,我们作为现代人无需大惊小怪。”

  “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我还是想打你。”周至笑道:“走,再去看看这关帝庙,排场很大啊。”

  周至所谓的排场大,是丞相祠成了关帝庙前殿,文臣给武将看守门户,全天下怕就这儿一处了。

  等到进入庙里,才发现这你自成一个院落,青瓦红墙,大树参天,翠竹环绕。

  殿宇不大,殿内关羽庄严肃穆,关平、周仓侍立两旁。殿外古石塔炉香炉青烟缭缭,石华表傲然挺立,更增添了几分庄重。

  倒是庙内收集有宋徽宗、明万历皇帝、清康熙、乾隆、咸丰、同治等皇帝的题匾及对联共十余幅。

  其中周至觉得最好的一幅,是“志在春秋,孔圣人未见刚者;气塞天地,孟夫子谓之浩然。”

  “之所以说这对联做得好,是因为这幅对联认为关羽身上体现了两个儒家学说的重要概念,写出了其成圣的理由。”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