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九章青州风云 十四_我是西门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不只是做人的品德,还有就是文采以及门生。

  我要拜他为师,自然是肯定了他的文采了。这让李格非有点心慰地笑了起来。

  “老夫老矣!你们年青自然要谋一个好的出身,这样吧,待你有空,我于你书信一封,你前往京城,去见当朝蔡太师吧,拜于他的门下,你也可以有个好的出身!”

  听李格非这么一说,道是让我奇怪了,按说,李格非是元佑党,也就是苏轼一党里的人,怎么会与这个钻营的新党权奸蔡京有关系呢?

  要知道,蔡京上台之后,对元佑党人的压制是非常强烈的,而李格非就被归于元佑党而罢的官。按常理说,李格非与蔡京应该是死敌才对啊!

  见我一脸的奇怪,李格非笑了笑道:“老夫与元常(蔡京的字)私交甚久,虽然我们俩人政见不合,然则也不误我等私交。

  官道仕途,风云变幻,并非私交即可保全的。

  若说起来,老夫与元常却是因君实(司马光的字)一句‘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而识,元常虽是新党,但却被君实如此称赞,老夫便有意结交。

  时元常大志未舒,老夫与他曾大谈天下之事,每每酒醉时元常曾言‘若吾有朝一日登堂入室,定不忘今日之谊’。

  如今想起当年之志,便只余唉叹。元常身处中枢,要为百官表率,无法为我辩解一二,为此,元常还亲自登门谢罪。

  仕途官道,总是有些许无奈。”

  听到李格非谈起这桩旧事,我也不由感叹,在官场上,别说朋友,就算是亲兄弟,也没有什么情面可讲,蔡京能够登门谢罪,证明蔡京已经是非常看重与李格非曾经的一段友谊了。尽管,他的这种表态很有可能是假惺惺的作态,但是,从某一个层面上来讲,这也证明了,蔡京没有忘记曾经的那段友谊。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想起这句最能道尽红尘之事的话来。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李格非听我这么说,轻轻地吟道:“好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让伯父见笑了,在下也曾欲用心读书,可是,家业拖累,而至一拖再拖,有时也曾想,放下一切好好读书,但是,却又不忍家道中落,故此无奈至极。

  想来,当时太师也想力保伯父,然则身处中枢,他有他的考量,他无法也不能做些什么。因为一救伯父,自然给别人口食,党争之烈,绝不比权力之争。

  就算同属新党,盯着太师当时位置的人,也不在少数啊!想想太师,又想想自己,故此,在下才说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话来。”

  “是啊。”因为这句话,我将与李格非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许多,我们三人谈天说地,李格非谈些经礼之道,我不懂,只有频频点头,而我说些平常百姓的趣事,他们也觉得新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