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章 历史研究院的看门老大爷(求评价 收藏)_典藏华夏:对话古今,我震惊全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扮,哪里像是一个看大门的老大爷。

  “没有啥可是,老头子我,喜欢你的节目,你看我手机里正放着你的回放了,只是可惜,这时间有点短促,不然应该能够让这老红军有更多的感慨,这策划有问题啊!”老爷子晃了晃自己的手机,上面显示的正式长征上的画面,随后又开口道:“不过能有这效果已经不错了,我代表历史届同仁谢谢你了,嘿嘿,来拍照,拍照,我也能显摆显摆了,谁说老头子不能追星来着,嘿嘿……”

  咔咔咔……

  不一会儿叶迟就在迷糊之中配合着这位看似不简单的老大爷拍了几张照,然后临走的时候还塞给了自己一本看似古朴的古籍《中庸》,应该是有不少年份了,说是送给自己的小礼物。

  “叶小友,可对此书有过研究?”老大爷颇有意味的看着叶迟道。

  “《中庸》是一部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哲学巨著,四书五经的四书之一,原为《礼记》之中的第三十一篇,这部传承经典据传是子思所作,影响后世至今,被奉为儒家经典,堪称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如果不是历代文学家对此书颇有研究,传承甚广,怕也会成为历史残篇。”叶迟如实答道。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为何解?”老大爷向叶迟再次考校道。

  “要想做到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予以详细地询问理解,彻底明白其中的道理,要学会慎重的思考来认识,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合实际的去用行动去做。”叶迟对于《中庸》也是有过系统学习的,自然是不会忘记这古文的意思。

  老大爷闻声哈哈大笑起来道:“叶小友,着实不错,儒家经典虽然在当世价值已远不如从前,却也不能否定它所为我们华夏民族做出的贡献,历代封建王朝暂且不提以此为治国纲要,咱们近的说这梁启超与孙中山先生都以《中庸》为国宝,犹如昔日关云长手持《春秋》一卷,其后有毛公曾用‘矫枉过正’指导农民运动,又以‘过犹不及’延丨安整风。虽然在西方思想进入华夏以来,不少人批判我们老祖宗的东西,但是这并不能否决他们的重大意义所在,国粹始终是国粹,而不是被曲解,希望小友能够好生对待。”

  叶迟闻听老大爷此言,身子猛地一震,向后退了一步,对着老先生行了一个古代弟子礼道:“学生谢过先生指点。”

  老大爷摆了摆手,走进了保安室去了,临了还笑着看了一眼叶迟。

  叶迟收起书籍,知道老者的意思,冲着他再次鞠了一躬,继续向小区里面走去。

  一号楼离大门处不远,有个单独的小院子,透过院子的篱笆墙能够看到里面正在看着什么资料的史老,只是让叶迟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有着国宝级的历史学家的小区居然还有这种篱笆院,倒是有点稀奇。

  “史老,华老师,你们好!”

  叶迟在篱笆门前敲了敲,笑着看着二人。

  “小叶来了,快过来坐!”史老抬头看向了叶迟,脸上满是慈祥的笑容,随后又对着里屋叫了起来道:“老伴,小叶来了,你的点心可以端出来了。”

  叶迟有点受宠若惊,这待遇怕不是一般人能够有的。

  在史老的话音落下,系着围裙的一位老奶奶从屋里走了出来,就像自己的奶奶一样看了一眼叶迟道:“这小叶就是有朝气,不像是那些孩子,小青的眼光不错,这个学生你可要好好教。”

  叶迟有点懵,这是什么情况?

  “在座的都是学生的前辈,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这个还请你们放心。”

  “好好好,这还不错,今天让小叶你来跑这一趟不是因为别的,主要的事情是有三件事情。”史老放下了手中的材料站了起来道:“你愿不愿意听啊?”

  “学生自然是听得,只是不知道史老有什么要嘱托的?”叶迟此刻想起了门口的看门老大爷,看来这家属院的人都是扫地僧般的存在啊!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关注小说微信公众号更好的阅读小说微信搜索名称:酷炫书坊(微信号kuxuansf)>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