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章 抗倭名将戚继光_典藏华夏:对话古今,我震惊全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炮轰东北军北大营,老夫为何未曾听到消息,不知这北大营又位于何处?”

  这座陡崖小路上走出来一位老者,看老者模样已有花甲之年,声音却是格外的洪亮。

  “回戚老将军,九一八事变发生在距今四百年后,?本倭寇再次犯我华夏,以莫须有的借口对我华夏军队进行炮击,因此称为九一八事变,从而使华夏东三省称为?本的殖民地,长达一十四年。”叶迟恭敬的向眼前的老者作了一揖。

  “后世四百余年,倭寇再次袭扰我华夏,小兄弟莫不是欺负老夫年迈,提不起刀否?”戚继光脸色一变,双眼如刀一般的犀利,一眼而过让叶迟心中不禁一颤。

  “戚老将军莫要动怒,小子不敢有丝毫欺瞒。”叶迟恭恭敬敬的道。

  “好,老夫暂且信你,就谅你也翻不出水花来!”戚继光向前走了两步然后看向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方才听你吟诵老夫的《韬钤深处》,你居然也识得此诗?”

  叶迟笑道:“是的,小子后世不但识得此诗,还知道这首诗是戚老将军在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时所作,戚老将军的诗风在当世有着‘伟负文武才如公者,一时鲜有其俪’之美名,在后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对戚老将军诗风的评价为‘诗亦伉健,近燕赵之首’之誉,此外还有古今名将能诗的十一人之一。”

  “谬赞谬赞了,不过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书是什么书,是否为我明朝所著?”戚继光闻言打量了一番穿着古怪的叶迟道:“应当不是了,历史更替,四百余年,变化太多。”

  “回戚老将军,这部《四库全书》乃是明朝之后的朝代清朝乾隆皇帝命时任编修的纪昀等三百六十多位官员进行此书的编著,戚老将军的诗风丝毫不逊色于您的武略。”叶迟笑着回道。

  “呵呵,你这小友倒是有些意思,想不到老夫的诗词居然能够流传到四百年之后,着实让老夫意外。”戚继光拂须笑道:“那不知小友还知道什么?”

  “为将之道,所谓身先士卒者,非独临阵身先,件件苦处,要当身先。所谓同滋味者,非独患难时同滋味,平处时亦要同滋味,而况技艺岂可独使士卒该习,主将不屑习乎?”叶迟脱口而出的是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或问篇中的为将之道。

  “哦,小友对老夫的兵书还有如此研究,倒是有心了。”戚继光长叹了一口气道:“老夫此次被贬,不知何时才能再返朝堂,好大喜功,功高震主,先调广东,后被罢免,年近花甲,此生怕是没有机会再能为家国征战了,不知道小友可知道此条令为何意?”

  “给事中张鼎思以及张希皋二人朝中奸佞,戚老将军何须为他们劳心。”叶迟略作劝解,见戚继光摆手不语,于是再道:“方才小子所言,乃是《或问》篇中的为将之道,要求将帅不单单是要自己有过硬的本领,拥有文韬武略的同时还要精通各种技艺,随时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更要身先士卒,起到表率的作用,与将士同甘共苦,待之如亲兄弟一般。”

  “嗯,不错,你小子是个可造之材啊!”戚继光再次朗声笑了起来道:“除了兵书之外,你还知道老夫什么哪些事情啊?”

  “《八音字义便览》,小子略懂一些!”

  叶迟此话一出,戚继光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饶有兴趣的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个来自后世的少年。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关注小说微信公众号更好的阅读小说微信搜索名称:酷炫书坊(微信号kuxuansf)>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