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二)_六度集经(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荣了,但社会也沦丧了。

  欲望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给人类带来。《义品》说: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所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这首偈说生活在欲望中的人,总是不停的向外希求,一旦所求不能得到,就会痛苦的像被箭射中一样。佛经所说的八苦中,求不得苦便是欲望不能满足所造成的痛苦。

  《中阿含经.苦阴经》卷二十五中,也深刻阐明了欲的过患。《经》中说:云何欲患?族姓子者,随其技术以自存活,或作田业、或行治生、或以学书、或明算术、或知工数、或巧刻印、或文章、或造手笔、或晓经书、或作勇将、或奉事王。彼寒时则寒,热时则热,饥渴、疲劳、蚊虻所蜇,作如是业,求图钱财。彼族姓子如是方便,作如是求,若不得钱财,便生忧苦、愁戚、懊恼;若得钱财,彼便爱惜,守护密藏......,倘为王夺、贼劫、火烧、亡失,便生忧苦、愁戚、懊恼。这是说追求和财富亡失导致的痛苦。

  同《经》又说: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母共子争,子共母争,父子、兄弟、姐妹、亲族展转共争。彼既如是共争斗已,母说子恶,子说母恶,父子、兄弟、姐妹、亲族更相说恶,况复他人。社会上的许多家庭中常常会因为财产的纠纷而造成兄弟打架、反目、父子仇敌、亲族离散,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占有欲造成的结果。

  《经》中接著说: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王王共争,梵志梵志共争,居士共争,民民共争,国国共争,彼因斗争共相憎故,以种种器仗转相加害,或以拳叉石掷,或以杖打刀斫。彼当斗时,或死、或怖、受极重苦。说因为欲望的关系,商人与商人争,政客与政客争,国家与国家争。希特勒的席卷欧洲,日本的侵略亚洲,全人类在一战、二战中,遭受的种种痛苦还不都是因为欲望的关系。古代的社会科技不发达,军事武器落后,争争打打关系还不大;今天的大国倘若出现无限的扩张欲,人类地球可就有被毁灭的危险了。这是因为欲望产生战争,由此带来了痛苦。

  人类倘要解决由认识上的困惑和执著欲望带来的痛苦,唯有依靠,《经》曰:般若波罗密。波罗密汉译度,或到的意思。度是度过,度过痛苦的瀑流。到彼岸,这里的彼岸不是指东方的琉璃世界,也非西方,而恰恰是在我们现实的人世。假如我们生活在无明中,缺乏般若,我们就会有烦恼、痛苦、彷徨、苦闷、空虚、不安等,这是此岸。我们如果有了般若,能够宇宙,如理而行,我们就会拥有安乐、祥和、幸福、宁静的人生,这是彼岸。般若能把我们从此岸度到彼岸。

  【痛苦的原理──观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皆空,度一切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