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善同归集(一)_六度集经(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奚升自在之域。是以方便般若。常相辅翼。真空妙有。恒共成持。法华会三归一。万善悉向菩提。大品一切无二。众行咸归种智。故华严经云。第七远行地。当修十种方便慧殊胜道。所谓虽善修空无愿。而慈悲不舍众生。虽得诸佛平等法。而乐常佛。虽入观空智门。而勤集福德。虽远离三界。而三界。虽毕竟寂灭诸烦恼焰。而能为一切众生起灭贪嗔痴烦恼焰。虽知诸法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无二。而随心作业无量差别。虽知一切国土犹如。而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虽知诸佛法身本性无身。而以相好庄严其身。虽知诸佛音声性空寂灭不可言说。而能随一切众生出种种差别清净音声。虽随诸佛了知三世惟是一念。而随众生意解分别。以种种相种种时种种劫数而修诸行。维摩经云。菩萨虽行于空。而植众德本。是菩萨行。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古德问云。万行统惟无念。今见善见恶。愿离愿成。疲役身心。岂当为道。答此离念。而求无念。尚未得真无念。况念无念。而无阂乎。又无念但是行之一。岂知一念顿圆。如上所引。佛旨焕然。何得空腹高心。以少为足。拟欲蛙嫌海量萤掩日光乎。

  问:泯绝无寄。境智俱空。是祖佛指归。圣贤要路。若论有作。心境宛然。凭何教文。广陈万善。

  答:诸佛如来一代时教。自古及今。分宗甚众。撮其大约。不出三宗。一相宗。二空宗。三性宗。若相宗多说是。空宗多说非。性宗惟论直指。即同曹溪见性也。如今不论见性。罔识正宗。多执是非。纷然诤竞。皆不了祖佛密意。但徇言诠。如教中或说是者。即依性说相。或言非者。是破相显性。惟性宗一门。显了直指。不说是非。如今多重非心非佛非理非事泯绝之言。以为玄妙。不知但是遮诠治病之文。执此方便。认为标的。却不信表诠直指之教。顿遗实地。昧却真心。如楚国愚人认鸡作凤。犹春池小儿执石为珠。但任浅近之情。不探深密之旨。迷空方便。岂识真归。

  问:诸佛如来三乘教典。惟有一味解脱法门。云何广说生灭缘起。拟心即失。不顺真如。动念即乖。违于法体。

  答:若论一相一味。此乃三乘权教。约理而言。即以一切因缘。而为过患。今所集者。惟显圆宗。一一缘起。皆是法界实德。不成不破。非断非常。乃至神变施为。皆法如是故。非假神力暂得如斯。才有一法缘生。无非性起。华严经云。此世界海中。无问若山若河。乃至树林尘毛等处。一一无不皆是称真界具无边德。

  问:经云。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又云。取相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