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三)_六度集经(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人类的乐受,与苦受、忧受、喜受一样,都是一种情绪,我们喜欢乐受,也喜受,但乐受过后必然是苦受,喜受随之是忧受,苦乐忧喜都属于动荡不安的心态,在四禅八定的中,初禅、二禅、三禅因为喜乐受还在的关系,未能避免水火风的灾难,唯有到了四禅舍念清净,无喜无乐,才能平安无事。

  行苦:行,是迁流变化义。一切都是变化,这乃是宇宙之规律。但世人不识这种规律,追求永恒:希望身体永恒、永恒、永恒、事业永恒、人际关系永恒、永恒,事实上世间没有一样永恒的东西,世事无常,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由于我们的认识与世间的事实──行,相违背,因而就有了行苦。

  明白苦的意义是在苦,如何解脱苦呢?世间的方法是改善生存环境:所谓发展科技、发展经济,以为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了,生存的物质环境改善了,人类就能过得很幸福了。可事实上,今天社会出现的问题,及人类面临的困惑和,可能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多,原因是什么呢?人类没有能够抓住问题的根本所在。通过改善外在的环境来解除人类痛苦,是扬汤止沸,治标而不能治本的。

  以为解脱痛苦的方法是,明白了有情痛苦现状之后,去寻求痛苦的根源。人类的痛苦固然与外在环境有关系,但主要还是根源于有情的内在。从思想去看,人类的痛苦是对有(存在)的迷惑和执著造成的,解脱人生的痛苦,自然是对存在要有正确的认识。

  《经》曰:观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皆空。是告诉我们要用般若去观照五蕴。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是集聚义。如色蕴,聚集了过去色、现在色、未来色、粗色、细色等统称曰色,因此色蕴是色的总和。色在这里相当物质,因为我们对物质的认识,不外乎从形状(形色)和颜色(显色)的色相上,因而佛家称物质曰色。受:是领纳义,当我们面对顺境或时,所产生心灵上的情绪,这有苦乐忧喜舍的不同。想:是取像义,在我们接触境时,必然会摄取事物的影像,然后给它安立名称。行: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并诉诸行动。识:是了别义,是精神领域的统觉作用。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现象。

  五蕴,是佛家对世间一切生灭现象所作的简单归纳和说明。它代表著「有的一切,世间对有的一切,不能正确认识,比如在有情生命体上执有实在的我相,在六尘境界中执有实在的,又对我法生起种种颠倒分别及执著,于是造成了人类的及痛苦。

  《》的照见五蕴皆空,是针对我们对有的错误认识说的。我们执有为实在,这有就成了实在有,然而,世间的一切生灭现象并非实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