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璋瓦(三)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质疑,但无奈人少,最终结果在两票作废的情况下,四票赞成、两票反对。周延儒遂以“北虏闯逆事急,未可轻易再起风波”为由拍板答应了左梦庚的要求。即准许左梦庚承袭父官、接任平贼将军职并且移军武昌府。

  票拟进呈给崇祯帝批朱,周延儒又故意拉上户部加了一条遣散万人需要拨付的遣散费用,崇祯帝一看要花钱头就大,但顾虑到左良玉昔日的骄横,问道:“左梦庚可信否?”

  周延儒称可信,正在边上为崇祯帝磨墨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听了,同样默默说道:“听说左梦庚是郧襄镇赵当世从河南接应出来的,赵当世忠贞为国,有他看着,不会容许左梦庚成为又一个左良玉。”早先派去与赵当世交涉的王之心是他义子,既然与赵当世达成了共识,他也要给赵当世情面。

  “厂臣怎么知道的?”崇祯帝皱着眉头看向王承恩。

  王承恩赶紧道:“哎呀,小臣胡言乱语。”

  “说。”崇祯帝脸一黑,把笔一搁。

  王承恩小心道:“这不是前段日子赵当世的名头太响,小臣在爷爷身边服侍久了,也留了心思,往来书册有提到赵当世的,自会着重看上两眼。”

  “厂臣信得过赵当世?”崇祯帝不知为何,又问了一句,“他会不会是左良玉、贺人龙?”

  王承恩眼神瞟向周延儒似有求助之意,周延儒便替他答道:“厂公在深宫,对赵当世了解不足,老臣倒是颇有注意。”待崇祯帝头转过来,往下说道,“赵当世虽出身流寇,但心怀忠义。自就抚以来,忠顺不渝,不但先后剿灭了马守应、罗汝才等经年为乱的巨寇,还从献贼手里救出过襄藩。由此可见,若论灭贼之心,赵当世远在左良玉、贺人龙等辈之上。除此之外,其人以武夫之身,怀仁德之心,楚北在他的镇守下风调雨顺,地阜民安。有他在,以闯逆势大,至今却尚未敢踏进湖广一步。实可谓军政两全的人才。”

  崇祯帝听到这里,阴沉沉的脸豁然拨云见日,笑道:“我知赵当世,他此前娶了瑞藩的华清郡主,也算是国戚了,有这身份在,自不会是那左良玉、贺人龙。”

  周延儒松口气,伴君如伴虎,崇祯帝喜怒无常的性格他也不是第一次领教到。

  “现在左良玉也死了,所幸闯逆之侧还有赵当世在。若他能将左梦庚等骄兵悍将节制住,左良玉、贺人龙之死对国朝而言,倒非损失而是大好事。”崇祯帝沉吟着,冷不丁说道。

  周延儒与王承恩都很精明,听出了崇祯帝话里有话,而且不像是临时起意,很像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因此周延儒询道:“圣上的意思是要重用赵当世?”

  “国朝文武,有才者不少,忠心者亦不少,可要说才忠兼得者,却是屈指可数。”崇祯帝悠然一声长叹

  请收藏:https://m.htwx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